来源:世界儿童文学网 作者:王泉滔
——20——
不说常胜沟传说,还说抗日的故事。
三艘敌船被渔农抗日联队干掉一艘,剩下的两只,一只被于浓烈缠住,不知胜败如何。另一只已经到了常胜沟进入沙颍河交汇口的地方。按于浓烈交给红色少年抗日支队的任务,在常胜沟入沙颍河处把鬼子打个船沉人死。万一消灭不干净,可以逼敌船进入常胜沟,因为那里也埋伏一支抗日队伍。文中提到常胜沟,不免有些激动,因为那里确实是个风水宝地,曾和亲朋老友不止一次到那里观光过。所以乐而不疲地说了这么多常胜沟流域的故事,现在我们还接着说那个年代红色少年抗日支队的故事。
敌船逃到龙蛇岛,过了此岛,再有二三十里的水路就到鬼子居住的大本营了。鬼子一旦回到割据的地方,那里碉堡坚固,院墙高大,再想消灭他们,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速战速决,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三艘敌船全部吃掉,省得鬼子报复卷土重来。
敌船过了吊桥,被高处推下的石磙砸得晕头转向,愣愣怔怔来到龙蛇岛。崔小腾、石小玉和迟木墩等红色少年抗日支队站在龙蛇岛的悬崖上,他们没有枪炮弹药,岛上堆放了很多鱼叉。龙舌岛靠沙颍河的一侧,陡峭险峻,可以用“壁立千仞无依倚”来形容。敌船紧靠北侧行驶,崔小腾一声令下,鱼叉像雨点一样掷投下去。站在船舱周围荷枪实弹的鬼子没有反应过来就被穿了透心凉,歪七竖八地向沙颍河里倒去。
从船舱里又爬上来一圈鬼子大兵,还没有站稳,就被鱼叉钉在船板上。鬼子不敢轻易出来,把枪支从船窗里伸出来,对着龙舌岛狂射。由于龙舌岛较高,鬼子的枪支角度不够,子弹都打在峭壁的岩石上。雨点般的子弹“嘭嘭嘭”打在石头上,留下一个个白点后都沉入水里。
鬼子看用枪支毫无用处,一边用机枪掩护,一边在甲板上支起山炮。山炮一个一个打出去,由于船只不稳,震荡摇摆,炮弹命中率不高,不是打远了,就是打近了,只有一颗落在岛上。崔小腾的爷爷正在给红色少年抗日支队携鱼叉,正走之间,一颗炮弹落在眼前。爷爷几乎没有反应,顺手一鱼叉,就把没有落地的炮弹打入常胜沟里。
鱼叉还在不断地向下扔着,鬼子拼命地往前赶路,可以船只就是无法前进一尺。
常胜沟入沙颍河口处,相对于河身比较宽大些,靠近南岸有渔农抗日联队大量的兵力,嗖嗖的子弹和咚咚的爆炸声,鬼子不敢接近。北岸相对于南岸好像冷清了一些。鬼子以为北岸水域宽阔,一览无余,只有孤岛一个,不易埋伏兵力,准备从河面的北侧快速逃过去,船上有大量的米粮,不是恋战的时候,谁承想,比走南岸更麻烦。
上文说过,常胜沟最早是一片汪洋,最后水域慢慢缩窄,形成一条贯穿黄淮平原的沟渠,水面之宽,流量之大,与沙颍河不分伯仲。鬼子要从这里回到割据的大本营,渔农抗日联队做了充分的准备,红色少年支队也在于队长的指导下,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举一反三想了很多打鬼子的办法。
鬼子残忍狡诈,红色少年机智多谋,鱼叉如箭,居高临下,鬼子死伤不少,船只还是前进着,眼看就要驶出阻击范围。迟木墩大声吆喝:“敌船跑远了,鱼叉够不着了。”崔小腾说:“快、快,把大铁钩扔下去。”石小玉大声说:“傻大个子、吴四宝、花老跩,你们仨把大铁钩子扔下去。”
敌船踽踽而行,再前进十几米,投射的鱼叉就够不到了。红色少年战前除了备有足够的鱼叉,还想了个火烧战船的招数。课堂上王婉珠给红色少年讲过赤壁大战的故事,吴蜀联手火烧曹军战船不计其数,曹操大败而逃,死伤殆尽。于浓烈给红色少年的任务就是在龙舌岛处截住敌船并消灭之。如果不能全胜,要把敌船引诱到常胜沟,自有八路军的武装力量干掉鬼子。红色少年得到于队长的命令异常兴奋,都说这次可有机会亲手杀死鬼子了。
于队长心里明白,敌船高大,武器精良,鬼子残忍,赤手空拳的红色少年怎能截住并消灭这些鬼子?于队长把红色少年安札在龙舌岛上,是考虑到岛屿高大,“悬崖绝壁几千丈”,即便猿猴不可攀。红色少年驻扎岛上,既安全又能亲手杀死鬼子,也圆了红色少年上前线的梦。
于队长的心思爷爷知道,红色少年不知,还以为自己是主力军呢。崔小腾领着石小玉和迟木墩去岛上勘察地形。龙舌岛离百姓营村不远,这里的孩子都上过龙舌岛,尤其是崔小腾、石小玉和迟木墩常常去岛上玩儿。但这次不同,这次是带着任务去的,是带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去的,是消灭鬼子,消灭在中国土地上为非作歹的日本鬼子去的,不像以前,去岛上掏鸟蛋儿、捉迷藏。崔小腾指着眼前的河流说:“要是敌船走这里过,我们该怎么打赢这一仗?”迟木墩说:“我们手里没有手枪、步枪、机关枪,更没有手榴弹和山地炮,怎么能打死鬼子呢?”石小玉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兵书说,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条鬼子都不占。鬼子在下面,枪炮够不着我们,我们居高临下,这是我们的优势。”崔小腾说:“参谋长说得对,我们占有有利地形,就用有利地形打败鬼子。”迟木墩问:“用什么武器?”石小玉说:“鱼叉。”崔小腾说:“说得对,还要用火攻。”迟木墩说:“这样好,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我怎么没有想出来啊。”石小玉说:“王老师不是给我们讲过三国的故事嘛,搬过来照用不误,我们就是诸葛孔明再生,要大胜喝庆功酒了。”三位红色少年看完地形,回家准备去了。
在爷爷的帮助下,他们找到铁匠铺,打了很多鱼叉,安装上木把,又打造了数十个船锚,一头勾在地上,一头扔下去勾住敌船,这时真的用上了。当数十个锚爪掷投下去,死死地勾住敌船。敌船再不能前进一步。崔小腾,石小玉,迟木墩,傻大个子,吴四宝,花老跩,戴平凡,贾卫星,甄火箭,水加轩,邢超,马大帅,朱芽操等等,七手八脚把备好的干柴扎成捆,浇上煤油,用火点燃,鱼叉叉起,呼呼向敌船投掷过去。
泼有煤油的干柴被点燃,像陨石进入大气层一样,带着火舌呼呼落在敌船上。敌船顿时火起,河风劲吹,火趁风威,风助火势,熊熊大火映红沙颍河,烈火张天到云霄。听不见哭爹喊娘声,只因火竹爆破声太大,看不见鬼子跳河的身影,只因火光吞没了整个河面。这艘轮船变成燃烧的火焰,沙颍河这次的阻击战好像就结束了,因为三川交汇的沙颍河除了敌船燃烧的“噼啪”声和火焰的“猎猎”声,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敌船一着火,好像双方没有了对手,没有呐喊声,没有厮杀声,没有枪炮声,没有流水声,除了火焰和火光,什么也没有。这么说吧,敌船装载的货物一直燃烧到五更时分还有不灭的火势。火势小多了,大家可以靠近了,东方的天际也露出鱼肚白,河面的硝烟不像白露那么好看,但诗意还是挺浓的:
“夜深刁斗声四发,星斗满空群籁悄。便须唤起紫绮裘,孤鹤南天楚江晓。”
渔农抗日联队趋船到了燃烧的敌船处,敌船已化为灰烬,水面上零星地漂浮着几块黑糊糊的船板,船板上挂着乌七八杂的东西,有鬼子的水壶,有鬼子的毛巾,有鬼子的尸首等等。
敌船烧完沉没了,战斗结束了,朝霞代替火光照在黄淮平原上,也照在沙颍河上。路边小草的夜露晶莹滴翠,红霞一照像颗颗红宝石一样美丽好看。鸟声嘀啭,歌唱着新的一天,也歌唱着人民战斗的胜利。红色少年和大人们一起回到瓜园,瓜园里聚满了前来祝贺的人,大都是百姓营村、重宿秀村和渔翁嘴村的男男女女。人们欢呼着,跳跃着,尽情享受着胜利的喜悦。于队长大声地表扬了这些红色少年,说他们长大了,长出本事来了,没有想到红色少年抗日支队这次伏击打得这么漂亮、这么顽强、这么完美,完全出乎于队长的意料。红色少年说:“再有鬼子来袭,还要给我们红色少年派任务,派艰巨的任务。”于队长坚定地说:“这个一定的,你们的智慧完全超过我们大人了,不给你们派任务给谁派任务啊。”
红日冉冉升起,瓜园成了欢乐的海洋。
·上一篇文章:中篇战争儿童小说《颍水流东海 英雄出少年》21
·下一篇文章:桃缘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etwxw.cn/news/xiaoshuo/2192482556K63JGHHCD6E8204HG45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