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儿童文学网 作者:聪明岛主
没有用《两小儿辩日》难倒周老师,小龙还是很不甘心。第二天上午课间活动时间,他手里拿着一本禅宗故事,边走边看,看着看着,他“嘿嘿嘿”地笑了。忽然,一阵阵秋风吹来,梧桐树叶子不停地掉落,恰好远远地看见院长周臣朝这边走来。他灵机一动,我何不用这个故事来考考周老师?这次,他一定回答不上来!哼,你总是让我尴尬,马上我要让你也尴尬尴尬,哈哈哈。于是,快步走到正在跳绳的秋香和玉叶身边。 本集知识点:禅宗是中国的思辨佛教,对中国文化中儒释道三家结合影响非常深远,是中国智慧的结晶,六祖慧能遇见的风帆问题是典型案例,多少了解一点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国学。 本集智慧点:小龙企图用禅宗的智慧问题难倒老师,没想到老师反过来用推理问题把他难倒了,还以咸鸭蛋为题出了“咸盐腌蛋再咸还是淡(蛋)”的上联,幸亏大哥小虎看见香肠提示他才对出下联“快刀切肠多短还是长(肠)”。
“二哥,来玩跳绳吧?”小秋香把绳子递给小龙,小龙不接,抬头盯着看梧桐树顶上,又一阵风吹来,几片很大的梧桐叶掉落下来,落在他肥胖的脑袋上。
玉叶说:“秋香,别费劲了,小龙那么胖,他怎么能跳绳?”
“哎,二哥,你盯着梧桐树看干嘛?”
“是呀,梧桐树上有什么呀?有鸟窝吗?”
“没有鸟窝呀,只有落叶。”
“对呀,落叶,无边落木萧萧下。”
小龙吟诵一句杜甫的诗,两个小女孩一齐接下句吟诵着:“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时,周臣老师已经走过来,小龙抓紧时机,指着树枝说:“哎,秋香、玉叶,你们看,是什么在动呢?”
玉叶说:“是当然是树枝在动啦!”
秋香反驳道:“不对,树枝又不会自己动,是风吹着树枝在动。”
“是树在动!”
“是风在动!”
两个小女孩在自作聪明的小龙的诱导下,终于又开始了争论,时机正好,周臣老师已经走过来了,站在她俩身边。
秋香说:“二哥,你说,树枝本身不会动,是不是风吹它动的?”
玉叶说:“不对,小龙问的是什么在动,没问是什么让树枝在动!”
看见几个孩子在争吵,周臣笑眯眯地问:“唐秋香,夏玉叶,你们在争论什么呀?”
小龙立即把手里的书卷起来,说:“周老师,您来得正好,她们两个在争论是梧桐树在动呢,还是风在动?老师,您说,到底是风在动,还是树在动呢?”
“是你们的心在动!”周老师不假思索地大声回答,然后看着小龙手里的书,笑着问他:“小龙,这个问题又是你提出来的吧?还是从禅宗故事里看到的?”
“是的,老师,原来这个问题您早就知道?”
再次被老师识破,被打脸的小龙把书展开,有点不好意思,低头看地下,用脚搓着地上的一片枯黄的梧桐叶。
“小龙啊,你喜欢读书,还善于思考,这很好。不过,你妹妹和玉叶她们还太小,根本无法懂得这么深奥的抽象的哲理。哦,我明白了!你又想用书上的难题考倒老师?哈哈哈。来,既然你喜欢思考,老师给你出一道题目。我先问问,你们三人谁的年龄最大,谁的年龄最小。”
秋香回答:“我二哥最大,玉叶第二,我最小。”
“好,我的问题来了。小龙比玉叶大,玉叶比秋香大,所以,小龙比秋香大。这是一道推理题,小龙,你能模仿老师也说出类似的推理吗?”
小龙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个容易呀!小龙认识秋香,秋香认识玉叶,所以,小龙也认识玉叶,对吧,老师?我很聪明吧?哈哈哈。”
“哈哈哈哈!”这是周老师给小龙下的一个套,没想到他还真的钻进来了。因此,他笑了,笑得前仰后合;笑得小龙丈二和尚,不停地抓头皮:“怎么?我回答得不对吗?”
“当然不对了!”不等周臣回答,秋香碰了一下小龙的胳膊,抢着说:“周老师说你比玉叶大,玉叶比我大,所以你一定比我大,这是有道理的。可是,说你认识我,我认识玉叶,所以,你就一定认识玉叶,这就没有道理了!”
“怎么没道理了?我就是认识你也认识玉叶呀!”
“二哥,你傻呀!你认识我,不一定就认识玉叶呀!那我还认识其他你没见过的人呢?难道你也认识吗?”
“哈哈哈,小龙,你真笨,还不如秋香呢!”玉叶也明白了,笑起来。
“这---”小龙又囧住了。
周老师说:“秋香说的是对的。推理是有前提条件的,大小、长短、轻重等关系可以类推,但人与人认识的关系不可以这么类推。哎,小龙,你胸前小网兜里挂着的是什么呀?”
“咸鸭蛋啊,我妈妈早上煮的,当零食吃;看,我妹妹秋香也有一个。”
“好,我突然想到一个上联,看你能不能对出下联来。”
“老师请出题!”
“咸盐腌蛋,再咸还是(淡)蛋。”
“咸盐腌蛋,再咸还是蛋?这个不难呀!”
“不难?二哥,你好好想想吧!周老师这个上联太难了!这是个谐音联,后面一个蛋可不是鸭蛋的蛋,而是咸淡的淡,就是咸了还是淡了的意思。 上哪找类似的谐音去?”
小龙有点茫然,摸着胸前网兜里装的咸鸭蛋,念叨:“蛋?淡?啊?这样啊?这可有点深奥了,我得好好想想!”
“行,你好好想想吧,限你明天早上来书院告诉我。” 周老师说完,走出了书院。
“咸盐腌蛋,再咸还是蛋(淡);咸盐腌蛋,再咸还是蛋(淡)。”小龙嘴里不停地念叨,这时,“当当当”,上课的钟声响起了,三个孩子跑进教室。从上午到下午,再到到放学路上,小龙心里一直都在想着怎么对出周老师这个上联。傍晚,苏州城笼罩在暮霭之中,炊烟四起,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小龙和秋香沿着一条小河往家里走去,河边很多妇女在洗衣、洗菜,不时有人撑着小船过来,大家打着招呼,笑声不断。小龙呢,一路不停摆弄着网兜,嘴里叨咕着“咸盐腌蛋再咸还是淡。”
“少爷、小姐,你们回来了!”小龙和秋香进门时,唐吉、唐安两个管家热情地打招呼;嘴甜的秋香忙点头一一回应“吉叔叔好!安叔叔好!”而小龙呢,听而不闻,摇动着手里装咸鸭蛋的小网兜,嘴里默念着“咸盐腌蛋再咸还是蛋(淡)”,脚下被门槛绊了一下,差点摔倒,幸亏唐吉伸手扶一把,他这才说声“谢谢吉叔叔”。看着小龙进了二门,唐吉对唐安说:“小龙这孩子,今天怎么了?”
晚上,一家人围着方桌吃饭,三个孩子请爸爸先坐上位,大哥小虎帮妈妈端菜,妹妹秋香帮爸爸温黄酒,在爸爸举起筷子的瞬间,三个孩子同时朗声念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然后,等着爸爸先吃。爸爸举杯先喝一口酒,举起筷子夹菜,全家人才能动筷子,尊重父母和师长,座位和动筷子的顺序都有规矩,这是家教,明代孩子从小就懂。那时的孩子,可不像现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里是唯我独尊的老大,一切以自己为中心,还动不动不高兴。
唐家虽然是富裕家庭,但是,生活却很简单。晚餐三菜一汤,一荤两素,爸爸喝的酒是妈妈自己酿的黄酒,喝得不多,也就三小杯。现在,全家人都在吃饭,唯独小龙端着饭碗,望着窗外出神。
妈妈问道:“小龙,你怎么不吃啊?是妈妈做的饭菜不好吃?还是身体不舒服?”
小龙还似乎没有听见,爸爸有点不高兴了,用筷子敲打了一下身边的小龙,吼道:“你妈妈问你话呢!没礼貌!”小龙一惊,朝后面一让,手上的筷子碰歪了爸爸的酒杯,里面的黄酒泼洒在桌子上,爸爸忙趴在桌面用嘴吸食黄酒。虽然家里很有钱,但是,爸爸从小就教育孩子们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绝不准浪费一粒粮食。
小虎起身,帮爸爸斟满黄酒;秋香拿抹布擦桌子。小虎问妹妹:“秋香,小龙今天怎么了?像魔怔了一样。”
秋香说:“哦,大哥,我想二哥还是在思考那个很难的对联吧。”
“很难的对联?”
“是啊,上午的时候,二哥故意让我和玉叶在周老师面前辩论,风吹梧桐树枝在动,到底是树在动,还是风在动。大哥,你猜周老师怎么回答?”
“他一定会说:是你们的心在动!”
“大哥,这你也知道?”
“嗨,这有什么难的?这是唐朝禅宗六祖慧能的一段故事,但凡读书人都知道呀!哦,小龙,你看了这段故事,又想去考考周老师,结果又被他出题难住了吧?”
“可不是嘛!周老师马上就出了一道推理题,说二哥比玉叶大,玉叶比我大,所以,二哥一定比我大;让二哥模仿也说出这样的三段论推理,结果二哥说错了。”
“他是不是回答:我认识秋香,秋香认识玉叶,所以,我也认识玉叶?”
“对对对,二哥就是这样回答的,我都知道他说错了!”
“哼,聪明反被聪明误!”
“就会半瓶子晃荡!”爸爸摇动着酒瓶,里面的小半瓶黄酒不停晃荡,然后,瞪了小龙一眼,举杯一饮而尽。
“哦,大哥,周老师给二哥出了一个很怪的上联,他想了一天都没想到下联,所以,现在吃饭还在出神呢!”
“小龙,什么上联啊?”
“大哥,周老师说的上联是:咸盐腌蛋,再咸还是淡(蛋)。”
“蛋,咸,淡,哦,这是个谐音联,又借用一种事物来说,必须找到类似的事物来对,确实有点难度。”
秋香说:“大哥,你帮二哥想想下联吧。不然,小胖子吃不下,晚上也睡不着的,嘻嘻嘻。”
“我?我一时半会也想不起来。”小虎说着,继续吃饭,吃着吃着,忽然抬头看屋梁上挂着的一些腊肉和香肠,像是无心地说:“哎呀,要是能吃点香肠就好了。”
爸爸瞪了小虎一眼,说:“不过年不过节的,吃什么香肠啊!好好吃饭!”
“小龙,快吃饭吧,你就想象着有香肠吃。”
小龙抬头看着屋梁上挂着的香肠,似乎突然明白了,跳起来拍手大叫:“太好了,我对出下联了!‘快刀切肠,多短还是长(肠)’!哇,我真是太聪明了,哈哈哈,周老师终于没有难住我!”
爸爸用筷子敲了一下他的头,故作威严地说:“是你聪明吗?是你哥哥聪明!他不提示你能对出来吗?”接着,爸爸转怒为喜:“不过嘛,也很难得了,都该奖赏!夫人,去,取一串香肠切了,放点香油,几个馋猫!”
“‘咸盐腌蛋,再咸还是淡(蛋);快刀切肠,多短还是长(肠)’。完美,对得太工整了!大哥、二哥,你们真聪明啊!”
秋香重复着这幅对联,把妈妈切好的香肠分别夹给爸爸、妈妈和两个哥哥碗里,脸上笑开了花。
·上一篇文章:《聪明少年唐伯虎》学生考老师
·下一篇文章:《聪明少年唐伯虎》初见三才子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etwxw.cn/news/jizhi/206813581DCAB856K057KIDDIHG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