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儿童文学网  作者:聪明岛主

  第二天上学后,小龙第一时间找到周臣老师,告诉他已经对出昨天的下联。周老师听后非常高兴,抚摸着他圆圆的大脑袋,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赞赏,说道:“不错呀,这个大脑袋里装了不少东西呢,哈哈哈。去,把你大哥唐寅叫过来,我要交代你们兄弟俩一个任务。”
  小龙答应着跑开了,不一会,跟小虎一起回来。周臣拿出一封信,递给唐伯虎,说道:“小虎,你和小龙拿着这封信去拜见祝府书院的祝枝山。”
  小虎接过信,问:“周老师,我们去了怎么说?”
  “是这样的,三年一度的乡试明年八月开考,刚刚接到南直隶官府的通知,学政李青木大人马上要来苏州视察。但是,祝府书院的院长沈石田回老家看望父母还没回来,他临行前曾经交待我,如果有事情就让我代替他办理。你知道,他们书院有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三个秀才,明年都要参加乡试,因此,你去把我的信交给为首的祝枝山,让他带大家做好准备。”
  “好的,老师,我这就去。”
  “哎,等一下。祝枝山那几个人号称‘江南三大才子’,他们也知道你的大名,你们去了,他们一定会刁难的。最好带点见面礼,但是,不要多花钱,还要好看,你懂的。”
  “明白,老师!小龙,我们走!”
  出门后,小龙问道:“大哥,我们怎样才能既不花钱,又要送礼呀?”
  “放心吧,学生自有妙计!回教室你就知道了!”
  过了不久,唐家兄弟走出教室,弟弟小龙手里提着一条两尺多长的大红鲤鱼。不过,这条大鱼不是真的,是唐伯虎画出来的,画好后顺着边沿用剪刀剪成的,一路走,“大鲤鱼”飘飘扬扬的。正好碰见妹妹秋香,好奇地问:“大哥、二哥,你们要去哪儿?”
  “跟大哥一起去拜访祝枝山,瞧,我们还带着礼品呢,一条大红鲤鱼!”
  “哇,好大一条红鲤鱼呀!哎,不对呀,二哥,这条鲤鱼是纸做的吧?不过画得还挺像的,我第一眼看还以为是真的呢。你们就送一条纸鱼当见面礼呀?哈哈哈!”
  “秋香,你懂什么呀?这可是‘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亲手画的,随便一幅画就价值几两白银,别说一条鲤鱼,买一筐鲤鱼都绰绰有余!走了啊!”
  小虎也笑着说:“妹妹,别听小龙胡诌,我的画没那么值钱。不过,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嘛。秋香再见!”
  “大哥、二哥再见!”
  祝枝山家的大花园在城东,大门上挂着“祝园”两个镶金大字。院子里有池塘、假山、九曲回廊,小桥流水,好一个气派优雅的江南园林!正值深秋,池塘里荷叶已经变黄,饱满的莲蓬低垂着头,水中金色的鲤鱼游动,空气中弥漫着菊花和桂华的香味。小虎兄弟提着纸画的鲤鱼,走过九曲回廊,再过一座桥,前面水塘中央就有一个很大的凉亭,远远看到凉亭里面有三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一个人头朝下脚朝上倒立在柱子上,另一个人在打五禽戏,还有一个蹲在美人靠上,双手抱膝,面对池塘大声长啸“啊-啊-啊---”
  “等一下。”小虎让小龙站住,小龙低声问了一句:“大哥,这三个人是疯子吧?哈哈哈。”
  “不,他们在一起创作。”
  “一起创作?”
  “对,我知道,那个倒立的人是文征明,他是在冥想;打五禽戏的是徐祯卿,他其实也在思考;大声吼叫的就是他们的老大祝枝山。你读过《三国志》吧?诸葛亮就爱抱膝长啸。他们现在已经进入一种境界了,我们先不要过去打扰。”
  唐伯虎兄弟站一个太湖石后面,静静地等着。
  只见祝枝山停止长啸,徐祯卿也停止打五禽戏,文征明停止倒立,三人走到亭子中央的一个圆桌边,桌上有画画的纸笔、色彩。祝枝山大声吟诵起来:“雨洗秋光万井明,风高云破月微生。还家莫道长酣寝,才听鸡声又出行!”
  “允明兄好诗!”
  徐祯卿和文征明听完,一起鼓掌。徐祯卿拿起画笔,很快就画好一幅简笔写意画,把诗中描写的雨后月夜回家的意境画出来;画好后,文征明用行书题写祝枝山的七绝诗,就这样,一幅名叫《夜归》的名画诞生了!接着,文征明坐下,开始弹奏古琴,徐祯卿敲鼓,祝枝山和着音乐节拍,把《夜归》诗唱出来,并和徐祯卿开始随着音乐跳舞,三个人陶醉在《夜归》的音乐与舞蹈中。
  “好!诗书画三位一体,乐与舞浑然天成,妙哉,妙哉!”唐伯虎鼓掌,大声叫好,跟小龙一起走出太湖石,来到凉亭下。
  小龙低声嘟囔:“好什么呀?跑调都跑到爪哇国去了,唱得难听死了!”
  “嗯?”听见有人说话,文征明停止弹琴,祝枝山和徐祯卿停止跳舞,几乎同时扭头看去。只见一个十四、五岁的白衣少年,手里摇着折扇,浓眉大眼,皮肤白皙,面带微笑,相貌英俊,风度翩翩;他身边是一个十二、三岁的红衣少年,长得白白的、胖胖的,小眼睛眯成一条缝,样子很有喜感,手里提着一条大鲤鱼,鲤鱼随风在飘动,翘起了鱼尾。
  “唐寅?”祝枝山走近几步,指着唐伯虎折扇上的两个字,说:“哦,你就是唐虞书院的小秀才唐伯虎吧?”
  “没错,学生就是唐寅,唐伯虎。受我们书院周院长之命,特来送信。”
  “哦,你就是传说中唐伯虎呀?”
  “嗯,人如其名,虎虎生风!”
  文征明和徐祯卿也跟他打招呼。
  祝枝山分别把文征明和徐祯卿介绍给唐伯虎:“这位是文璧,文征明;这位是徐祯卿,徐昌谷!”
  顺便脑补一下。古人是有名、有字、还有号的,名是父母和老师、皇帝等身份高的人直接称呼的,也是自己的谦称;字是别人对自己的尊称,古人讲礼,不能直呼其名;号嘛,就是自己根据兴趣爱好取的趣味名字,有点像我们今天的网名。比如,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因为住在卧龙岗,所以自号卧龙先生;我们的男主唐伯虎呢,他姓唐,名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也就是说,他有几个超博眼球的网名呢!哈哈哈。上面说的祝枝山,祝允明;文璧,文征明;徐祯卿,徐昌谷三人,也都是有名有字也有号的。
  “文大哥,徐大哥,久仰久仰!”祝枝山介绍完,唐伯虎兄弟忙拱手,作揖行礼。但小龙却斜眼盯着祝枝山的右手看,直看得他心里发毛,原来他的右手多出一个指头,就是人们常说的六指。祝枝山装着很坦然地说:“小胖子,看什么看?不就是多了一根大拇指吗,所以才叫枝山啊,多出来的是一座山!”
  “哦,原来祝枝山的名字是这么来的呀?如此解释你的六指,真是太另类、太奇葩了!哈哈哈。”
  唐伯虎用手里的折扇制止弟弟:“小龙,不得无礼!祝大哥,小弟初次拜访,特意送来一条大鲤鱼,三位大哥中午红烧了下酒!不成敬意,请笑纳!”
  “啊?是一条纸鱼!”
  “呵呵,画得挺逼真的!”
  徐祯卿和文征明看着小龙手里的“红鲤鱼”说笑。
  “哦,这么大的红鲤鱼,多谢!请坐,请吃茶!”祝枝山让徐祯卿接过小龙的“红鲤鱼”,嘴里很客气,又是说请坐,又是说请喝茶,但并不给他们座椅,也没有真的茶水,只是用长有六根手指的手比划了两下。
  “谢坐!”唐伯虎做了一个要坐下的姿势,摇着折扇笑。
   “古人云:来而无返非礼也!既然唐家兄弟送来大礼,我们祝家也不能让你们空手而归。这是一根苏式大香肠,你们兄弟一人一半分着吃了吧!”祝枝山说着,又用手里的折扇比划起香肠来,做了一个从中间掰开两半的动作,分别送给小虎和小龙。
  “多谢大礼!”唐家兄弟会意,装着伸手接过“香肠”,转身就走。
  “等等,回来,我家的香肠不会随便送人的,你得对上我的对子才能拿回家。听着:‘快刀切肠多短都是肠’。”
  唐伯虎摇摇手里的折扇,浓眉一扬,大眼放光,脸上笑出两个小酒窝:“学生自有妙计!”转脸对小龙说:“你来!”
  小龙看一眼自己胸前挂着装咸鸭蛋的小网兜,摇着胖脑袋对出下联:“咸盐腌蛋再咸还是淡!”
  “我说的是肠,再短还是长的;”
  “我说的是蛋,多咸还是淡的。”
  文征明惊讶地看着徐祯卿说:“嗯?他居然能对出这个下联?”
  徐祯卿也吃惊地睁大双眼,低声说:“是啊,祝枝山想到的这个上联,我们三人半个月都没对出来,居然被唐伯虎弟弟轻易对上来,真是不可思议,太有才了!”
  “现在继续,听好了:‘三光,日月星’!请对下联。”
  老大就是老大,祝枝山可不会轻易认输,立即用手里的折扇,指指天空,又出了一个上联。这下,小龙被难倒了,他低声对小虎说:“大哥,这是个绝对呀!‘三光’后面跟着‘日月星,’是三个字,下联也必须用数字来对才行。可是,其他任何数字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怎么对呀?”
  “对不出来了吧?哈哈哈!”
  “这可是绝对,回家好好想想吧,哈哈哈!”
  徐祯卿和文征明开始起哄,祝枝山也朝他们挤眼睛,颇有几分得意,一起看唐家兄弟出糗。
  唐伯虎摇着手里的折扇,不慌不忙地说:“有了!请听:‘四诗,风雅颂’!”
  “好一个‘四诗,风雅颂’!妙,妙啊!”文征明禁不住赞叹起来,脑袋和折扇一起摇晃着,进一步解释说。“《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构成,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唐伯虎兄弟利用了大雅和小雅之分别,巧妙地解决了下联多字或少字的难题。名不虚传,真不愧是神童呀,佩服,佩服!”
  文征明说完,对唐伯虎拱手,徐祯卿也跟着拱手。而他们的老大祝枝山还不服气,用折扇压住二人的手腕。说:“哎哎,行了行了!学问到底怎么样,明年秋闱见真章,能考上举人我才真的佩服!”
  小虎笑着没回答,弟弟小龙抢先说:“哼,明年乡试的第一名解元,非我大哥唐寅莫属!”
  “哼,你就吹吧,也不怕秋风闪了舌头!”
  “说起秋闱,差点把正事给忘了!”小虎从袖口拿出信,递给祝枝山,说:“祝大哥,这是周老师给你的亲笔信,说学政李青木大人马上要来苏州视察乡试准备工作,你们沈院长又不在,周老师要你带大家好好准备一下,迎接检查。”
  祝枝山接信看过,表情庄重地说:“好的,谢谢!回去告诉周院长,谢谢他的关心,请他放心,我们时刻准备着!好走不送!”

  本集知识点:中国古人把诗歌、绘画、书法三种艺术结合在一起,还能伴随着音乐吟唱诗词和起舞,江南三大才子三位一体,共同创作了一幅绝妙的画,一种美妙的意境。

  本集智慧点:小虎用一条画出来的鲤鱼当作见面礼去拜访祝枝山,祝枝山则比划一下请坐和喝茶,并不给他们椅子和茶杯,还比划一个香肠让小虎兄弟分着吃,条件是对出下联。一群高智商的人在一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聪明少年唐伯虎》老师考学生
·下一篇文章:《聪明少年唐伯虎》宁王的怪题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etwxw.cn/news/jizhi/206814229CCBHF3DHB6AEK2F1HH2F.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