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健康生活网 作者:佚名
古代太湖水乡浅水中就地取泥、开塘筑堤的一种方法。“蘧蒢”同“籧蒢”。用苇或竹编的粗席,亦可用以制做篓囤,原为日用品,后亦用做水工材料。太湖水网地区修筑堤岸,苦于无处取土。北宋嘉祐中(1055年前后)筑苏州至昆山长60里的至和塘,用蘧蒢筑塘法,取得成功。方法是:先在浅水中用桩木粗席苇草树立两排墙,间距3尺,作为一面的围墙;离墙6丈,以同样方法做另一面的围墙。然后捞取水中淤泥倒入围墙内,等水滤干后,便形成两道土墙,再以水车戽去两土墙间积水。 于是, 两道土墙间6丈宽的地方都是泥土。 保留近墙的一半做堤脚, 开挖中间的一半(3丈)作河渠,利用挖出的泥土修筑堤 ......
上一篇: 渠堰使
下一篇: 全球水资源
蘧蒢筑塘 农业百科 百科知识
诗词鉴赏
百科知识
诗词赏析
宋词赏析
宋词欣赏
农业百科
诗歌赏析
诗词欣赏
老年百科
会计百科
陆游
杨万里
苏轼
苏东坡
四字成语故事
白居易
字谜
诗词歌赋赏析
金融百科
黄庭坚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