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儿童文学网 作者:高洪波
作者:高洪波 检点平生,与羽族们有过多次交往,譬如青海的鸟岛就曾在十几年前造访,见过鸟儿们铺天盖地的阵势,但也许正因为是在鸟岛拜谒羽族,名正言顺,理所当然,惊诧仅几秒钟,便复归于自然了。记得在赴青海湖的途中,还捉到两只刚孵出蛋壳不久的小黄鸭,略一抚弄,就释放了它们。黄鸭、鸬鹚与斑头鸭,是鸟岛的三大部落,轻易得罪不得。
昆明不是鸟岛。翠湖也不是青海湖。但在昆明能观赏到鸟类奇观却是近十几年的一件趣闻,成为昆明的一大景观。我先是在一些报刊上读到许多作家讲述与红嘴鸥邂逅的奇异感受,在他们笔下,洁白长翅的红嘴鸥仿佛具有灵性,应约而至,应声而来,每年冬季赴约,春暖花开的季节离去,年复一年,使昆明人的冬季从此充满快乐的喧嚣。
然而我却一直无缘相遇。
曾有一次与红嘴鸥擦肩而过的机会,那是在1993年1月,我同一位作家赴滇公干,在翠湖宾馆眼巴巴地守望到月中,朋友们不断告诉我们说海鸥照理应该来了,你再等等……等到11月15日,昆明一家地方报纸甚至悬赏,说要给第一个看到海鸥的人颁发1000元奖金。海鸥却还是不肯赏光。我们终于等不及了,十分惆怅地告别了翠湖,我注意到冬季的翠湖水平如镜,湖面被微风吹起几圈涟漪,像焦灼期待的皱纹。
翠湖肯定比我还着急!
到家第三天,友人从昆明打来电话,说海鸥昨天飞来了,你们没福气看到。多气人!
两个字:缘分。
内心里认定与鸥鸟们有一种盟约,借第二届红塔山笔会之机,热情的东道主专门将我们安排在翠湖宾馆住一夜,不为别的,只为红嘴鸥那热情的翅膀。
那一天有薄雾,早早出去一趟,未见鸥影,归房小坐,无意中向窗外一瞄,不远处的湖面上空,似已见到盘旋的海鸥,如一缕缕白云般在暗蓝色的天宇上飞掠。我马上兴冲冲地向汪曾祺、雷达、曹文轩、何志云、韩作荣等同伴通报消息,大家向湖边信步走去,刚出得宾馆大门,耳畔已响起一片鸥鸟的聒噪,过得马路,倚定翠湖岸边的栏杆,将面包碎屑掷向空中时,雪花样飞舞回旋的红嘴鸥们集结在我们的头顶,开始大口地叼食。它们飞翔的姿态优美而典雅,在我看来有几分表演性质,像卖艺者般腾挪闪躲,把叫声与水珠宣泄在我们头顶。面对这群俯冲掠食的红嘴鸥,刹那间你会感到某种惊恐,生怕不小心它们会把你啄倒在地!
这场面让我想起若干年前看到的一部恐怖片《百慕大》,一个小女孩从海中捡到一个洋娃娃,于是一连串惨剧接连发生。其中有一个场景是小女孩在一个夜晚抱着洋娃娃登上甲板,突然从天空飞来大群的海鸟,当海鸟向小女孩俯冲时,她抡起洋娃娃遮挡,结果海鸟们纷纷落在甲板上,脖子全部被咬穿,镜头这时摇向美丽的洋娃娃,她的唇边竟沾满鲜血,而且好像在狞笑……这个镜头把单纯美丽的形象与狞厉狂野的行为嫁接,留给人的惊骇极难忘却。
当红嘴鸥们飞向我们时,那阵势那场面,使我恍惚间成为甲板上那胆怯的孩子--当然,我手头没有魔鬼洋娃娃,有的只是大块大块的白面包,这是订立鸥盟的信物。
我们把面包疯狂地掷向空中,继而又抛向湖面,密匝匝的红嘴鸥们掠食着这些并不鲜美的食物,我相信面包的营养谈不上丰富,充其量能够垫垫饥肠而已,但鸥鸟们这样忘我和兴奋地掠食,除了前面谈及的有几分表演性质外,怕也包含着对人类慷慨投食行为的一种鼓励和感谢。总之,在喂红嘴鸥时,我感觉到一种久违的、似曾相识的快乐。"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的那位高智商的古人,莫非也不知不觉隐入喂鸥的人群中么?
昆明的红嘴鸥,一群可爱复可亲的精灵,你们装点了春城的冬天,使翠湖公园成为罕见的旅游景点。这景点,若无鸥鸟的上乘表演,任你成百上千万元的投资,也修建不起来的,好事者,不妨以红嘴鸥的名义注册一个公司,准能火起来。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etwxw.cn/news/xiaoshuo/07413182648FK24C8I95IDA29F6EKD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