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儿童文学网  作者:王泉滔

住,廖长阔像丧家犬一样跑回家中,为了摆脱自己的责任,就自己用砖头砸伤头部,把大嫂的丈夫告到派出所。你别说,这招还真灵,大嫂的丈夫也被派出所传讯走了,由于伤势都不太严重,构不成轻重伤情,需要调解,最后也不了了之。
   这事,别人怎么知道是廖长阔自己打破自己的头呢?有次,廖长阔的朋友和人打架受了伤,达不到让公安机关抓人定罪的伤势,廖长阔给出点子,把伤口弄大点,其实也是说说罢了,并没有实施。说朋友的事情,也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了大家。一月后,廖长阔又调戏妇女被打伤住进医院,稍有好转把邻病床的手机偷走,拿到门口换酒食了。人家报了案,警察一查,是廖长阔干的,记了笔录,被警察带走了。
   中国有句老话:“多行不义必自毙。”又过了三月,廖长阔又酒后调戏女性,被几个年轻人骑着摩托车追赶。廖长阔这次害怕了,驾着车只顾奔跑,转弯时车撞在电线杆上,车毁人伤。廖长阔脑部严重撞伤,住进重症监护病房,上了插管和呼吸机,估计九死一生,即使活下来也没有了生活质量。看到家人在病房外哭哭泣泣,就像霜打的红薯叶一样,实在心痛得很,昏迷不醒的廖长阔不知在阴魂路上有何感想?
   
   
   【12月09日 星期六】 庾家, 怎样预防便秘
   庾谷仓有个赖毛病,时不时地好便秘。比如说,他一熬夜,或者吃点辣椒,或者有烦心的事,就要便秘,一星期也未必解一次大便,每次都靠妻子给他用开塞露灌肠,才能解出久违的大便。即使用了开塞露,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完成,为此,庾谷仓很上火,越上火越便秘,你说多愁人呀!老婆给自己灌肠,他还能心安理得,要是逢见出差什么的,总不能让同事老给自己灌肠吧。要是这样的话,谁还愿意和自己一起出差办事呢?要是上医院更麻烦,挂号、开药、拿药、灌肠,灌了肠还要观察十几分钟,不折腾死你才怪哩。
   有人和庾谷仓开玩笑,说:“不就是便秘解手困难吗!有你说得这么痛苦吗?”他反唇相讥说:“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痛,你能吃能睡能喝能解大便,就像个没有肠子的人,多幸福呀。你要有习惯性便秘,你就知道有多痛苦了。”说来也巧,第二天,和庾谷仓开玩笑的这位大哥就便秘了,真的,你别不信,医生也不是信“幸灾落祸”这种人,但这位大哥就是得了便秘了,无论如何就是解不出大便来。没有办法,就和庾谷仓一起来医院,给医生讲了他俩的故事,医生听了,笑笑说:“赶巧合了,绝不是上天惩罚你。”庾谷仓说:“都是玩笑话,哪能当真,不过我便秘多年了,可这位大哥很少便秘呀。”这位大哥说:“前天出差,在火车上吃了几个香蕉,结果到了家里,第二天就解不出大便了,和吃香蕉有关系吗?不是说吃香蕉缓解便秘吗?”
   便秘也有很多原因,就说吃香蕉吧,大家都知道吃香蕉可以治疗便秘,可不知怎样吃法。香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糖分和钾离子,这些成分都具有促进胃肠道蠕动、润肠通便的作用。像香蕉一样,凡是富有高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都有通便的功能,如石榴、香梨、无花果、鲜枣和黑木耳等,甚至含有的膳食纤维比香蕉还多。香蕉是通便,但要有正确的吃法,因为未成熟的香蕉中,含有一种叫“鞣酸”的物质,它与润肠通便背道而驰,具有收敛的作用,加重便秘。吃香蕉,只有熟透的香蕉,才能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什么样的香蕉是熟透了的呢?表皮黄有黑斑,软而不烂,烂而不坏的香蕉才好。香蕉可以通便润肠,要知道怎样吃法最合理。同时苹果通便的作用,并不比香蕉差,因为苹果含有“果胶”,可以吸收很多水分进入肠道,使粪便易于排出。
   有专家指出,以下几种食物也是很好的润肠通便“高手”:黑木耳,能短时间吸收肠道垃圾并排出体外,被誉为肠道清洁的“钟点工”;海带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是肠道蠕动的“加速器”;糙米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繁殖,是肠道的“管道工”;还有魔芋豆腐和酸奶,前者对肠道黏膜有保护作用,是肠道“保护面膜”;后者也具有丰富的益生菌,捍卫肠道健康,是肠道“守护神”。便秘是个复杂的问题,有很多病因,饮食是很重要的,同时有良好的心态,按时作息,心情舒畅等等都对便秘有一定的影响。
   
   
   【12月10日 星期日】 终家,少见的中毒
   中学时代,阅读有关中国对联的小册子,上面讲了很多纪晓岚和乾隆对对联的故事。说天下第一才子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下江南,不管乾隆出什么样的上联,纪晓岚都能恰当对出。对对联是乾隆的长处,也是他高兴时要做的事情,不管多古怪多长的对联,纪晓岚都能对答如流,无疑使乾隆心情更加舒畅。心情好了,下江南一路风景乡俗也美了。下江南,一路上纪晓岚和乾隆的妙对层出不穷,年久智衰,几乎忘得一干二净,唯独这联没有忘记:“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后纪晓岚去世,乾隆再次游览江南,在杭州西湖泛舟,拿着锡壶,站在船首欣赏西湖佳境,突然锡壶落入水中,乾隆随口吟出半联:
   “游西湖 提锡壶 锡壶坠西湖 惜乎锡壶。”
   乾隆吟罢,无论如何,也没有了下联,只好扼腕叹息纪晓岚不在身边,无人能对出下联,说至今还是孤联,无人能对出无缝的下联。也有人说,已有下联:“过南平 卖蓝瓶 蓝瓶得南平 难得蓝瓶。”这些都是话外话,是否“无缝”,不去管它,我们说我们的故事。
   对于金属,大多数人是一窍不通的,只知道铁锹、铝锅、鱼钩上的锡坠而已,对于锡壶,现在人更是“烟锁池中柳”。要说认识锡壶这东西还有赖于一位病人。这位病人叫终南岗,近古稀年了,夜里腹痛加重来医院看病,做了各项检查没有找到明显的原因。后来到郑州某大医院检查,说是:铅中毒。又拿着药回当地医院治疗,才知道终南岗老先生真是得的“铅中毒症”。
   老先生有个爱好,就是爱喝几口,还有个习惯,不喝贵酒。不喝贵酒不是没有钱,儿子女儿有得是钱,终南岗说贵酒不一定好,都是勾兑的,他就爱喝关东酒行的散酒,他说这酒比瓶装酒喝了健康。健康也好,不健康也好,反正也没人做过这样的人身试验,既然老爷子爱喝,儿子就从县城“南关关东酒行”挑最贵的酒买了几斤,一年四季父亲不缺酒喝就齐了。
   终南岗家有把锡壶,传到终南岗这,有二百年了。终南岗爱如珍宝,放在柜子旮旯处,用黄绫子包着也有三十多年了。不知怎么了,近年来,终南岗觉得自己已是暮年,孤零零的锡壶,像个打入冷宫的后妃,心里很不是滋味。加上这几年电视鉴宝栏目一多,终南岗又把它从旮旯里请出,有个收古董的人给一千元钱,他不舍得卖,就放在里间抽屉里。过了一两月,终老先生想起年轻时候,家里来了客人,都用酒壶在麻秸秆火上热一热,这样味道更好些,加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正在播放脑科医学专家张大千先生的“名人酒故事”,其中说,酒,要热一下喝才健康,他就坚定了喝酒必热的信心。
   酒,确实是个好东西,有太多的故事和情趣,终南岗中午不喝酒,每天晚上必喝,酒必热,日月如梭,流光易逝,不觉一二年过去了。这天终老先生腹中隐隐作痛,就到村里诊所里看看。村医说是吃的不对胃口了,就包了几包药,但是没有好转。老伴说,是不是你经常喝酒喝出毛病来了。终南岗说:“我又没喝多,每晚就一两多,怎么会喝出毛病来呢。”不管怎样说,他就是腹中隐痛。到了县医院,医生详细询问了病史,怀疑铅中毒,可没有诊断的依据,就让其到郑州职业病医院看看,果不其然,真是:“铅中毒。”
   铅中毒现在很少见,一般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等途径中毒的,现在见到的很少。锡壶几乎都是铅锡合金的,受热要有铅混入酒内,尽管极少,但慢性积蓄,积少成多,慢慢地就铅中毒了。在新中国成立前,用锡壶热酒有很多铅中毒的病人,现在实属罕见,但不是没有,像终南岗不就是用锡壶热酒中毒了嘛!铅中毒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中毒主要由口服含铅化合物后引起。慢性中毒现已罕见,多有头痛、烦躁;多发性神经炎;进行性肌萎缩;中毒性脑病等。还有口内金属味、脐周围隐痛和腹部阵发性绞痛称“铅绞痛”。牙龈边缘蓝色斑块称“铅线”的特征,现在大家长期刷牙已很少见。
   怀疑铅中毒,送医院救治,一旦确诊,要积极治疗。急性铅中毒,如口服含铅的化合物或药物偏方等,要及时停掉,同时用1%硫酸镁或硫酸钠溶液洗胃,灌服50至100克活性炭悬浮液。慢性中毒者,用依地酸钙钠或二巯基丙醇等,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预防大于治疗,所以,生活工作中要注意生产安全,像铅字工人等,平时要注意饮食健康和“三废”的正确处理,多食含钙的膳食是预防铅中毒的有效措施。

|<< << < 1 2 3 > >> >>|


·上一篇文章:健康科普故事集《健康是最大的快乐》32
·下一篇文章:健康科普故事集《健康是最大的快乐》30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etwxw.cn/news/gushi/21310201636B61A3KK786C50JE4A1KA.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