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儿童文学网  作者:流沙江

  苏琼是北齐时期的一名官员,他为人正直、做官清慎,赢得了百姓的赞誉,被载入清官史册。
   其为官之“慎”。苏琼任南清河郡太守时慎交朋友,凡找他办事的私人信件他一概不拆,对慕名前来交往的人更是慎重。本地有个叫道研的富豪,以放高利贷为营生,常与郡府官吏来往密切,以帮助其催讨债务。苏琼来此地任职后,道研也像以往那样,想与苏琼套近乎拉关系,几次前来拜访苏琼。苏琼明白其来意,故意避开催债话题,而是与其谈佛论经(道研也曾是一位僧人),言辞极其诚恳恭敬,道研无法开口谈起催债之事,只得打道回府。道研回去后,他的弟子问:“催债的事怎么样了?”道研晦气地说:“我每次见到苏府君,他就直接把我带到青云间,哪有机会谈论地上的俗事。”
   其为官之“清”。苏琼为官期间不接受任何贿赂,连瓜果之类的礼品也一概拒之。郡民赵颍曾任乐陵太守,八十岁退休还乡。五月初,赵颍自种的瓜果成熟,他亲自送给苏琼两个,苏琼坚决不收。赵颍倚仗年纪大,又苦苦相请留下,表示只是让苏琼品尝新鲜水果而已并无他意。苏琼无奈才将瓜留下,竟放在自己厅堂的大梁上,却不打开吃。家人不解其意遂问,苏琼道:“安有初乐为而复禁者?”其他人听说苏琼收下了赵颍的瓜,于是争相进献新果,但到郡府大门处看到赵颍的瓜还在,就知趣地离开了。
   “慎”与“清”正是苏琼做官的固有本色。因“慎”把好了为官的第一步;因“清”守住了廉洁的第一道防线,而我们一些落马贪官在忏悔中道:“碍于人情往来,第一次宴请不得不去,第一次送礼不得不收……”这些只不过是满足自己私欲的托辞罢了。正因“初乐为”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复难禁”了。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不得不被他人牵着鼻子走,以致贪腐堕落身陷囹圄。
   “心正身自清”,为官者一定要保持内心的清净,筑牢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在收礼受贿上绝不能有“第一次”,权钱交易上绝不能有“下不为例”,滑向贪腐的道路上绝不能有“第一步”。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在独立行使职权的时候,也要时刻保持清醒慎重,切勿认为自己官小权轻,吃顿饭或收点土特产是无伤大雅的小事。事实上,贪欲的膨胀,私利的滋长,正始于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领导干部若能像苏琼那样,为官之慎,为官之清,就不会迈上歧途,更不会扛上枷锁。

 

  作家诗人匡天龙的简介
   匡天龙,笔名有流沙、流沙江、匡天龙、匡花坛、匡花堂、匡语堂、匡天马、匡神堂、匡神坛、匡四堂、匡四坛、匡文坛、匡金火、匡天下、匡匡匡、洪湖浪、洪湖浪涛、流沙江河。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6年中秋节生人。现年45岁。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汴河镇剅口匡家祠堂村匡家湖街人,有著作多部。现在是广东省广州市 金火学校校长。祖籍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渣津镇匡家村人。


·上一篇文章:李文博:在隋炀帝时期乱世之中一清官
·下一篇文章:顽皮的小鸡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etwxw.cn/news/gushi/21111814522350497BE28EBKI80DIEDD.htm


相关内容

李文博:在隋炀帝时期乱世之中一清官

流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