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小学教育网  作者:佚名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强监管正逐渐到来。据传,“双减”政策将于最近出台。刚刚,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揭露校外培训的6大乱象,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看待、慎重选择。这一提示发布在“双减”出台前夕,颇有意味。

  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称,深圳对于校外培训整治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语言能力、艺术、教育、研学、出国留学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都在列。

  中消协指出,目前,由于校外培训机构数量众多、办学资质不一、质量良莠不齐,校外培训领域暴露出诸多问题,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也不利于整个培训行业的健康发展。《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有关教育培训服务的投诉56165件,其中合同纠纷24153件、售后服务纠纷18048件、虚假宣传纠纷3553件、服务质量纠纷3200件、价格纠纷2961件。校外培训乱象主要集中在合同纠纷、财产安全、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缺乏资质、焦虑营销等方面。

  (一)合同纠纷。合同纠纷是消费者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服务缩水、不按合同约定开课、合同中含有霸王条款、培训机构单方变更服务协议、不与消费者签订正式合同等。其中,不按合同规定为消费者办理退费尤为突出。如,2020年6月,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消费者吴先生为其小孩报了当地一家培训机构的思维导图培训班,缴纳培训费用9000元,双方签订了培训合同。其小孩学习了19天后,吴先生感觉小孩对该课程没有兴趣,遂要求该培训机构按照合同载明的“未学满一个月,按70%退款”的条款约定,退还自己现金6300元,但培训机构只同意退款5000元,于是消费者投诉至阆中市消委会。经消委会调解,经营者最终退还了消费者剩余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