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刘放
都说,十年磨一剑,但很多时候,常常用不了十年,一半时间就足矣。为数不少的印度当代艺术家就是这样,四五年前还不名一文的,四五年后的作品身价却以N次方的倍数增长了起来。国际上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印度热”,而早些年曾经对印度当代艺术很不屑的中国藏家们,如今也开始组团前往印度追赶这波热潮了。7月16日至8月30日,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印度现在”展,引起众多关注。
“印度现在”展作品之一 现状: 十年暴涨32倍 此前画家买不起好的绘画材料 截至去年7月,据粗略估算,印度当代艺术作品整体价格在过去十年中上涨了不少于32.3倍。世界各大拍卖行开始“垂涎”于印度当代艺术:在法国,2007年3月艾德拍卖公司最早开辟现当代印度艺术拍卖;英国伦敦的佳士得在迪拜拍卖会上,成交价位居前10位的拍品中,有9件来自印度艺术家,而成交价最高的也是印度作品;佳士得的印度现当代作品全球销售额,由2000年秋季的65万美元,增至去年的4200万美元,增幅相当可观。策展人Diana Freundl介绍说,已经有不少国际藏家断言,印度当代艺术品市场正处于发展初期,与中国当代艺术品相比,具有更纯粹的艺术性而无跟风之弊病,因此其升值空间或将在不久的几年内完全释放,赶超中国当代艺术拍品。 据介绍,在印度当代艺术市场开始繁荣之前,当地艺术家们连好的绘画材料都负担不起,因此,现在有很多作品的画纸已经变脆,颜料开始剥落,有些油画甚至已经腐坏,布满了霉菌。尽管已经有一些画廊投资商开始意识到保护印度当代艺术品的需要,着手寻找专业人士来照看藏品,同时物色合适的地点向公众展出这些艺术品,但这样的地方在印度并不好找。
“印度现在”展作品之二 疑问: 艺术家沦为绘画机器? 大热只因藏家图新鲜? 随着印度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升温,理所当然的,一些印度艺术家的身价也水涨船高,但对于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市场,艺术家们却大都怀着复杂的感情。印度当代画家白珠·帕森以善于运用新科技著称,他曾在作品“布拉玛的主页”里创造了一个网络虚拟空间,使一幅幅描绘印度神话的图像仿佛漂浮在画布之上。他说,现在这个时代一切都在飞速发展,飞速转动的市场之轮让人倍感压力,而他想通过这幅作品,让观赏者回到静止状态,获得片刻宁静。事实上,不仅仅是帕森一人,印度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感觉到自己已经沦为一件商品,有人说,“艺术市场开始变得越来越像股票市场,这就好像人们在你身上下赌注,就像在赛马场赌哪个人会先到达终点,就把钱全部押在他的身上。”印度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兰及特·霍斯科特因此评论说:“印度艺术市场一片繁荣的背后,许多艺术家不再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创作,最终只能沦为绘画机器。” 更悲观的说法是,艺术市场过热目前在印度还是件很新鲜的事,但在西方却已经是老掉牙的故事: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一群刚刚崭露头角的新兴艺术家成了艺术圈炙手可热的人物,短短几年内,他们的作品卖了大钱,但最终却沦为倒霉的收藏家地窖里不值钱的废纸。以此为鉴,印度当代艺术家们今后到底会往何处去谁也说不准。 中印当代艺术比较 2007年9月,在纽约举行的索斯比南亚当代艺术拍卖会上,印度艺术品拿下320万美元,而在翌年4月举行的索斯比香港拍卖会上,中国当代艺术品则收获超过3200万美元,是印度的10倍。美国《时代》周刊因此评论说“中国已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艺术市场”。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能将印度逼入“角落”的原因,据说是因为,全世界都在买中国艺术品,而印度艺术品的买家大多是印度人。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目前印度艺术市场更多的是收藏家,而中国更多的是投机者。(专题文/图 记者 刘放)
·上一篇文章:调查显示:众多欧美艺术机构取消展览计划
·下一篇文章:英国公众发起寻找女性雕塑活动 打破艺术创作中的性别不平等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etwxw.cn/news/gjart/0972415712FCF059G8I4E3D49K5BIB.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