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儿童文学网  作者:石国才

文/石国才

  年轻时曾在马山县金钗公社生活三个月,觉得那里很美。金钗山美水美人美语言美地名美,这是我四十年前初次感受、此后一直萦绕于心的审美印象。
  第一波美感:视觉美感。带着神秘感,1980年秋中师毕业前去金钗公社乐江完小实习。班车开到红水河畔便上船渡河,此刻仿佛进入人间仙境,弥望是群山环抱、天蓝水清之自然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第二波美感:听觉美感。金钗街巷的居民会话用语全是纯正的桂柳话,吐字发音温柔婉尔、文雅动听,没有夹壮声调,也没有咪咪咩咩的尾词。女人们交谈的声音如莺啼燕啭般悦耳,更显“金钗特色”。
  乐江完小就在金钗街上,与初中部同在一个校园里。记得当时乐江完小四年级有三个班,四(1)班是实验班,学生是从全公社各大队选来的尖子生;四(2)班是中班,学生是乐江大队成绩中上的孩子;四(3)班是差班,学生是乐江大队成绩中下的孩子。我是四(3)班班主任及语文老师,心里就一个信念,不管优班差班,接过了担子就认真干,对得起家长,对得起孩子们。
  当然,怎么干得有谋划和策略。学生就这么些学生,抓好班风建设是当务之急。首先,物色班委人选,让成绩较好敢说敢管的学生当班主任的“助手”。看到唐业、蒙荣业、黄早亭等班干认真履职,大胆维持班级纪律秩序,班会发言有板有眼的,积极组织同学做操、参加校会,圆满完成清扫责任区、种菜淋菜任务等,一个个俨然成了“小大人”,我想,多好的苗子啊!我们小时,未必有他们这样的心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其次,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除有针对性地教育开导外,经常表扬其长处、不揭短处,还特意让个别“淘气包”担任组长,使他们在收获信任的前提下萌生责任感和压力感,他们立马上学不再迟到、纪律不再涣散,嘴边怪话少了,学习和劳动态度端正了,还争做好事了。如此变化让大家看得一愣一愣的,于是正气上升,班风学风好转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在语文课教学方面,我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听课容易走神等特点,既注重训练其识字辨字能力,又注重课文本身的含义和趣味所在,在课堂环节穿插故事,并选取关键性问题多讨论多提问,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故事性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如此活跃课堂气氛,能较好地提升课堂效果和教学成效。在全校段考中,四(3)班语文科及格率达100%,远高于同年级尖子班的74%和中班的65%,孩子们很高兴。
  “四(3)班考得不错啊!”学校领导见面打招呼时都说。
  我只是笑笑。有耕耘就有收获,实习生初持教鞭干劲足,闷头烧一把小火,也是意料中的事情。不过得到领导夸赞,心里还是挺受用的。
  三个月实习期很快结束,11月24日校长、副校长和教导主任领来两个陌生人找我谈话,场面有些隆重。经介绍,晓得陌生人是公社文教委员和教育组长,谈话内容一是对我实习成果的肯定,二是极力挽留我在金钗工作,并许诺各方面给予照顾云云。
  其实,我早就感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和照顾,那俨然是一个大家庭的温暖。比如,只安排上一个班语文课,工作量不算大,使我有足够的时间做好班主任工作;半个学期都在杨小柏老师家开饭,免去了一个实习生自己买米买菜、架锅烧饭的尴尬;晚上老师们夜宵喝点小酒,每每派人喊我到场,席间尽是浓浓的人情味;还有一些热心老师,在张罗着给我介绍对象;等等。
  人应该知恩图报,然而对学校师生“请你留下来”那一声呼唤,我却让他们失望了。原因是我事先接到县教育局电话通知,应古零公社教育组的请求,县局已确定将我分配回古零农中任高中语文教师。所以,面对金钗公社相关领导的挽留,我左右为难,只能致以深深的歉意。
  当晚的教职工欢送会并不“欢”,大家都有些伤感,应景说了些“感谢”“鼓励”“希望”之类的套话,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则深情朗读了送别诗。我把这些话语和诗句写在本子里,作为今生永久的记念。
  次日一大早,学生还未到校,两位年轻教师便陪送我匆匆去车站,目的是不想让四(3)班学生瞧见。师生之别虽不是生离死别,但还是害怕影响孩子们的情绪。再见了,亲爱的同学们,请原谅老师不辞而别!随着客车徐徐驶离金钗,泪水也渐渐模糊了我的双眸……
  铁打的学堂,流水的师生。转眼间物是人非,四十年前的老师们已退休或作古,孩子们也已届知命之年,各自奋斗在四面八方,但当年校园里的铮铮钟声、教室里的朗朗书声,仍时常在我的耳畔萦响。
  相聚是缘分,可遇而不可求;相逢是一首歌,在金钗乐江嘹亮;你们的童年和我的青春,也曾秀出一道靓丽的风景!同学们,假如上天再给我们一次朝夕相处共同成长的机会,我们还能如当年团结一致力争上游吗?
  人生没有假如,远去的一切再也唤不回,但此生值得。遥想金钗山水、往昔风物及似水流年,不禁感慨人生易老,我们唯盼在梦里依稀相会,将美好留驻心间,让涓涓琼思化为永恒。
  你好,金钗乐江!三个月与你相伴虽然短暂,却眷念半生。真情和心血不只用岁月来衡量,千百度魂牵梦萦终是乡愁。遂作此小文,铭记那些到现在回忆起来已经是千金一刻的时光。
  
  2021年底于南宁
  
  郑重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或转载;未经作者许可不得使用,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石国才,北京中银(南宁)律师所律师,青年作家网文学会员,法律硕士,汉语言文学、法律专业双本科毕业。曾任公务员、仲裁员、教师等,著有长篇小说《暗恋》、长篇少儿故事《金狐与银狐》等,已出版专著《索赔有方》(2016年法律出版社)。手机微信号13006912271.


·上一篇文章:母亲茹志鹃与女儿王安忆的文学故事
·下一篇文章:风筝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etwxw.cn/news/geyao/22123125713978290DF062GJH669AGF.htm


相关内容

乡愁,是母亲在呼唤我们的名字(文化散文)


一唱雄鸡天下明:雄鸡鸣唱乡愁印象

匡花坛


乡愁啊乡愁,愿你老了,还有人叫你的小名儿啊!

匡天龙


郑州国际雕塑展即将开幕,47件雕塑给你“好看”

佚名


你好天上的星星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