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中小学生作文网   热度:


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1班 林泽坤

 

 

 

孔子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曩者“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乃以文言教之。夫文言久丧,文脉绝断,圣学凋沦,百年而至枝腐根烂,是今士所痛也。故余十齿遂从师习作文言,读古人贯道之文。敢不以此为己志,稍事兴复乎?

文者,法乎天地,且焕且烂,而物理其中,援之于人事,则三才相合,圣通达道也,岂惟博大精深,言简意赅乎?自胡适、鲁迅起,弃文言,立白话,百年有余。今人久浸之,谓文人作家者,不识繁竖之书,不入经籍之林,漂浮空想,私心肆呈,焉得窥圣贤之道而成立言之器乎?故以深晦难解责之弃之,非彼晦矣,自无学矣。

尝学《文言文二则》,师命抄白话译文。文未过半,已逾五行,原文四行耳。而译文损意害藻,于文法,则不袭焉,故不得精妙。古人曰:“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不可得也。”白话,下之下者也,以是培生,不通文辞亦宜,虽师,犹不能以文信焉。

幼,母氏授唐诗,稍长,诵《大学》《中庸》《诗经》,渐有慕意。尝读《易经》至“天行健,地势坤”,慨君子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母指字课余,口授句读,稍有怠,则责。每曰:“读圣贤书,利在万年。汝不读,何续文脉?胡言齐贤?”

自古雅言为邦国重,庙堂庄严,史臣直道,至于上下友朋祗敬劝勉,夫妇宾敬,无不由是出。故魏帝曰经国之大业,不巧之盛事也。今者,言俚人俗,上行之,下倍之,至于粗劣邪怪,损风害习,又忧疾之,疾之而不知其症,所谓上昧而下犯也。使前诏令制诰见,则为官者必谙以施政,层层递,至乎闾里,亦有识读之人也。而下效之,为书为表,又学无已焉。

今吾习文,知古圣贤文教之意,使有效于将来,则文贵而自足耳。辛丑岁十一月十五日




上一篇老师

下一篇美丽的霓虹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