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文化新闻动态   热度:


  编剧如此,主演也是如此。尤其是作为百年党史题材,饰演重要历史人物的特型演员恐怕是绕不过去的选择难题。全景式表现抗美援朝的史诗剧《跨过鸭绿江》就选择了广大观众普遍认可的唐国强饰毛泽东、孙维民饰周恩来,选择了虽然首次饰演、但从反复试镜中表现出无论形似还是神似都较以往饰演过彭德怀的四位特型演员更具综合优势的丁勇岱,结果确保了完成片在表演艺术质量上的一流水准。这种主要体现在知人善任上的尊重艺术家,是党在新时代领导文艺创作的重要经验,需要珍惜。当然,长江后浪推前浪,新人辈出是文艺事业发展的必须,所以我们也需要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地培养驾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新人和新的特型演员。

  (四)

  走进英雄人物的精神世界,以英雄的精神拍摄讴歌英雄的作品

  再说尊重艺术规律。《跨过鸭绿江》是尊重艺术规律的典范。

  一是努力实现题材资源的优化配置。物质生产有个资源配置的优化课题,精神生产同样也有一个资源配置的优化课题。抗美援朝这一百年党史上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过去拍摄过的影视剧不少,但此次定旨为“全景式”“史诗剧”,则对题材资源的开掘与配置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鲁迅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此乃真谛。为了深入开掘抗美援朝题材的深度和广度,发现其蕴含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刻揭示出它在当时世界总体格局和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意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优势、制度优势、理论优势和文化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急事,组织全国著名的党史、军史专家和电视艺术家,群策群力,集体智慧,明主旨,定结构,塑人物,选细节,逐集讨论、修改剧本。

  二是实现创作生产力诸因素(编、导、演、摄、录、美、音、化、服)的强强联合,选调全国电视剧各专业行当的一流人才组成高素质的创作集体,确保全剧做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三是坚定不移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最根本、最牢靠的只有一条,那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集体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深入当年抗美援朝冰天雪地的战争环境,走进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的精神世界,以抗美援朝精神拍摄《跨过鸭绿江》,终于出色地完成了创作任务。

  (五)

  注重培养在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实绩优异的创作集体

  要注重培养在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实绩优异的创作集体,并助其相对稳定,充分发挥他们以高质量影视作品奉献人民的主力军作用。

  不能忘记,新时期新时代以来,以王朝柱为编剧、为核心的创作集体,一发而不可止地以《长征》《周恩来在上海》《寻路》《八路军》《太行山上》《解放》《解放大西南》《周恩来在重庆》《开国领袖毛泽东》《太阳出来了》等20余部近700集电视剧,几乎完整地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辉煌历史搬上了荧屏。王朝柱在中共中央文献党史研究室、军事科学院的扶持下,长驻北京西郊香山30余年,学习党史,钻研党史,感悟党史,真正做到了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写花了一头黑发,思掉了一腔白牙,为中国电视剧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留下了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一批精品力作。他的创作集体功不可没。

  如今,“红色三绝”的成功同样有赖于一个优秀的创作班底。袁锦贵晚年出任总策划,组成由编剧钱林森、主演张桐为骨干的创作集体,连续以《绝命后卫师》《绝境铸剑》和《绝密使命》亮相央视一套黄金时段,产生强烈社会反响,赢得广泛赞誉。“三绝”均采自福建老区地方红色资源,剧中主角陈树湘、李化成、潘雨青都是党史上铁骨铮铮、信仰弥坚的共产党人,都有真实的原型人物为依据。袁锦贵带领创作集体,严格遵循艺术规律,深入剧中英雄人物活动、革命故事发生之地,向老区人民求教,向革命圣地探源,要求做到“革命故事要理直气壮地讲,要充满感情地讲,要花大气力讲”,并从中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终于令“三绝”部部打响,观众叫绝:荧屏“三绝”是党史的形象教科书,是锤炼初心使命的精神营养剂。

  (六)

  以科学思维,塑造百年党史中的众多人物形象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讲述党史故事,汲取前行力量

下一篇:《送不出去的情报》:以巨大的残酷揭示巨大的温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