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中国民俗文化   阅读:

  最悲壮的一幕发生在1月20日。这天凌晨,敌人再次冲上城墙,守城将士进行殊死的搏杀。第5军将士在街巷内和敌人展开白刃战,野蛮的敌人为阻止红军战士反击,纵火烧毁民居,熊熊烈火从高台城西南一直烧到十字街中心,并向东街一带蔓延。

  20日下午,终因寡不敌众,高台城失守。

  在这场血战中,红西路军第5军近3000名将士壮烈牺牲。

  我们应该记住这些名字——

  红西路军第5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军供给部长傅兰菘、卫生部长陈春甫、13师师长叶崇本、师参谋长刘培基、政治民运部长盛茂吾、第24师师长吴岱朝、第39团政委朱金昌、第37团政委何志余……

  “有许许多多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他们的英雄气概可歌可泣,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将永载史册。”李菲菲说。

  红西路军血战高台、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接续奋斗,加快发展,在新的征途上谱写新篇章。

  历史回音

  “海螺号”吹响无悔守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在甘肃高台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的展柜里,陈列着一把海螺号。站在这把海螺号前,仿佛能听到红西路军吹响的慷慨战歌。

  这把海螺号的主人,是红西路军战士符泽攀。

  符泽攀出生在四川宣汉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长征中,他和战友在军长董振堂的带领下翻雪山过草地,会宁会师后,又奉命随部队西征。

  1936年底,红西路军第5军在山丹县城与国民党马步芳部进行的一次激战中,符泽攀不幸中弹身负重伤,被转到随军医院医疗。

  1937年1月底,符泽攀疗伤的医院遭到敌人的袭击,在战友的掩护和当地群众的帮助下他侥幸逃出了敌人的魔爪,辗转流落到高台大漠深处的一个煤窑。在挖煤工人的掩护下,他隐姓埋名、挖煤谋生,并一直打听部队的消息。谁知这一等就是17年,这17年来,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带着那把海螺号。

  1954年,当听到高台要修建烈士陵园的消息时,符泽攀激动不已、辗转难眠,他连夜步行赶回县城,加入到修建陵园的队伍,没日没夜地在当年掩埋红军烈士的地方寻找战友的遗骨。一天傍晚,当他在董振堂军长殉难的地方清理出一具没有头颅的遗骨时,再也抑制不住悲伤的泪水,失声痛哭:“董军长,您在哪啊?您还记得翻雪山那个骑过您战马的小战士吗……”

  高台烈士陵园建成的那一天,符泽攀谢绝了组织为他安排的工作,而是要求做一个守墓人,永远陪伴董振堂军长和战友们。

  从此,一座丰碑,一把海螺号,20余亩陵园,3000多位战友英魂就成了符泽攀老人9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守望。

  河西走廊的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老人的赤心从未改变。每天清晨,他早早起来清扫小路、擦拭墓碑,紧接着接待游客、讲解历史。每逢忌日,他会默默地在掩埋战友的公墓前三鞠躬,然后吹响海螺号。数十年如一日,他为成千上万的人讲过红军的故事,讲过红西路军的英雄壮歌,传播红色精神。

  1986年1月20日,符泽攀老人安然地走了。他回到了魂牵梦绕的队伍中,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战友身旁,而50年前的这一天正是红西路军第5军血战高台的日子。

  祁连雪峰巍峨,河西儿女接过符泽攀老人的海螺号,奋斗的脚步坚定执着,从未停止。

  记者手记

  信仰的力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信仰坚定,初心如磐。

  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内的英烈厅四周的墙壁上,镌刻着红西路军牺牲烈士的名字。牺牲的烈士中,留下姓名的只有墙壁上镌刻的200多位,更多的是无名烈士。

  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更不知道他们的模样,但我们知道的是,为了捍卫信仰,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

  “他们为什么都没名字?”纪念馆内,一名小孩用稚嫩的声音问道。

  “因为他们献身革命、大公无私,心里装着崇高的信仰,惦记着人民大众。”孩子的父亲回答道。

  小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着头,乌黑的眼珠盯着英烈墙。就在这一刻,信仰之光已撒播进孩子的心田。

  信仰之光一代一代传递着,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之路。

  正因为信仰——八十多年来,英雄的陇原儿女,赓续红色基因,慨当以慷;八十多年来,这片红色热土上发生的变化,天翻地覆。

  这是伟大的叙事华章。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华民族正向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进。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探寻初心】征战张掖 忠诚信仰书写祁连壮歌

下一篇:【探寻初心】鏖战永昌 建立政权播撒革命火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