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文化新闻   阅读:

  甘肃彩陶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馆藏的两件珍贵彩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旋纹尖底彩陶瓶”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泥质红陶,施黑彩,器口为圆雕头像,发式表现极为生动,前额齐眉、向后披发齐颈,梳理得十分整齐。这种发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相当广的古羌人地区很有普遍性。陶塑人头双目圆睁,挺鼻小嘴,五官端正,面庞秀丽,眼和嘴都雕成孔洞,两耳各有一小穿孔,使头像更富有表现力。瓶身图案韵律鲜明,以黑彩画出了三层横排大致相同的弧线三角纹,以及斜线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瓶身精雕的彩陶纹饰恰似滚滚黄河水,蕴藏着勃勃生机;微微隆起的腹部,也让人联想到孕育华夏文明的黄河母亲。

文物之光照亮中华文明浩瀚星空

  第十九届文博会上,观众在甘肃展台参观选购。新华社发

  “旋纹尖底彩陶瓶”是以旋涡纹为主要装饰纹样的马家窑类型彩陶瓶。旋涡纹是马家窑先民对奔腾的黄河水极富想象力、极具概括性的描绘,流畅的漩涡纹带动点与线,形成热烈而奔放的流动感,绘出湍急涌动的黄河之水。

  甘肃彩陶是先民辛勤劳动和无穷智慧的结晶,它承载着先民克服艰难、奋斗不息的乐观精神与豪迈情怀,是黄河流域乃至中华大地上各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我们围绕馆藏精品彩陶做好保护与研究,申请建立彩陶文物甘肃省重点科研基地,集中优势资源推进彩陶的基础性研究,逐步提高甘肃彩陶研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同时,通过展览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研发各类文创产品,多元展现黄河文化的深厚内涵,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增添色彩。

  多元文化 自古交相辉映

  讲述人:内蒙古准格尔旗博物馆馆长 刘卫军

  准格尔旗地处黄河中上游“几字弯”中,奔腾不息的黄河犹如一位母亲把准格尔揽入怀中,滋养着臂弯里的各族儿女。千百年来,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交织,蒙汉文化交相辉映。从史前文明的萌发到现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准格尔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在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古城遗址不断代、文化遗存无缺失”的鲜明特点。

文物之光照亮中华文明浩瀚星空

  航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的黄河老牛湾。新华社发

  走进准格尔旗博物馆,一件件珍贵的石器、陶瓷器、青铜器、金银器等让人目不暇接。瞧,这件“大元国内”铭白釉褐花罐,其形方唇、直口、鼓腹、平底,罐内施褐釉,外施白釉,器表绘牡丹花卉图案。它的特殊之处在于,罐体上有从右至左三行十五个汉字“至元二十二年,大元国内,二月二十日”。“至元二十二年”为公元1285年,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在元代瓷器纪年款落款还未形成定制的时候,制瓷者能留下如此准确的制作时间信息,在同时期瓷器遗存中实属罕见。谁能想到,这么重要的文物,竟是首任文物馆馆长李三老师在布尔陶亥苏木腮五素村搞文物调查时,用一个搪瓷脸盆、一个保温暖壶和村民换来的。

  博物馆目前收藏可移动文物1008件(套)。近年来,我们认真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研究、阐释藏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组织开展“博物馆知识进校园”“校园博物馆直通车”等活动,通过可形可感的考古实物、文化遗存,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筑和谐美丽家园。

  文创“开路” 文物走进生活

  讲述人:山东博物馆副馆长 高 震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新时代十年百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榜单发布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