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沿线博物馆负责人聊“镇馆之宝”——
文物之光照亮中华文明浩瀚星空
编者按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黄河流域生态和文物保护工作。在运城博物馆考察时,他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本期,我们邀请黄河沿线几位博物馆负责人分享“镇馆之宝”,通过这些珍宝的熠熠光华,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线讲述】
千年甲骨 诉说恒久历史
讲述人:殷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 赵清荣
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的发现与殷墟的科学发掘实证了商王朝的存在,把中国信史向前推进了约1000年。目前,甲骨文发现总计16万多片,单字数量超过4500个,成为研究殷商文化、追寻中华文明的重要依据。
游客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观看展出的卜甲。新华社发
编号2172的牛骨是殷墟出土甲骨中非常精美的一片,它品相端庄大方,文字清晰优美。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纪念邮品中有它的身影,图书或宣传册的封面上也常请它“亮相”,还被收录在中学历史课本里,是名副其实的甲骨“明星”。这片牛骨上发现了93个单字,文字清晰,大小均匀,契刻有力。该版卜辞内容是关于田猎的。全版十一条卜辞内容相似,都是卜问商王外出打猎,是否没有灾祸。从戊子日至乙丑日,历时三十八天。
还有一件亚长牛尊,也是我们馆的“明星”。它是商代“长”姓家族的礼器,2001年1月出土于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M54号商代墓葬亚长墓,是迄今为止安阳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尊。它体态健壮肥硕,牛头前伸、双目大睁、口部微张、形神兼备。亚长牛尊的表面遍布虎、龙、鱼、鸟等神性动物纹饰,异常精美,展现了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正在建设的殷墟遗址博物馆,将为亚长牛尊提供更加“尊贵”的展示场所。
从殷墟博物馆出口向东看,便是殷墟遗址博物馆,它如同一座大鼎,赫然矗立于洹河对岸。我们将大力推进殷墟遗址博物馆建设,打造殷商文化研究阐释高地,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交流 拓下宝贵印记
讲述人:青海省博物馆副馆长 黄培培
青海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多样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经济形态、多元的文化因素在河湟大地交融汇聚,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积淀与丰富的历史遗存。
1995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了距今5600多年前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是一件当之无愧的国宝。这件陶盆并不大,通高12.5厘米,口径24.2厘米,底径9.9厘米,盆内满满当当地绘制了24个人物,并以11人、13人分为两组。这些人物腿部分为锥立状和分腿状两种造型,双臂向斜下方张开并依次相连,像是手拉着手一起舞蹈、连臂踏歌,这和很多少数民族跳圆圈舞的场景极为相似。尽管陶盆上的人物绘制不够细致,但视觉效果活泼饱满,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和审美意趣。
无独有偶,这种连臂舞蹈类纹饰在距今11000至8000年前的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部沿岸和东南欧地区广泛出现,在北方草原地带游牧人群制作的岩画中也有发现,说明此类纹饰有着向东传播的可能。考古学家对这种纹饰有着很多猜想。其实,无论它代表的真实场景是什么,都是生生不息的河湟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团结协作、为了繁衍生息而共同努力的具体体现。
如果说舞蹈纹彩陶盆是青海先民在新石器时代的浪漫,那么,这件圆銎宽叶倒钩铜矛则让人联想起青海先民踏入青铜器时代的庄严步伐。
这件器体宽大、铸造精美的圆銎宽叶倒钩铜矛于1992年在青海西宁沈那遗址出土。它身长61.5厘米,宽19厘米,是我国目前出土最大的一件青铜矛。它的圆銎一侧铸有倒钩,正是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自西向东传播而来的体现,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例证。黄河上游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正是东西方文化的频繁互动与交流,为两千年后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这件“铜矛之最”,印证了青海在这条东西文化交流通道上的重要地位。
甘肃彩陶 讲述先民故事
讲述人:甘肃省博物馆馆长 贾建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