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文化新闻   阅读:

  历史现场 《永乐大典》的诞生与流散

       最近,《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正式上线,在一个名为“识典古籍”的网站上,可以自由浏览现存《永乐大典》的部分内容。这不仅有助于古籍知识的普及,更通过网络化与数据化的形式,将珍贵的历史典籍进行持久的保存与传播。

  纵观中国古典文献史,最令人痛心的就是所谓的“十厄”,每到改朝换代或战乱之时,皇家与民间珍藏的古籍就会遭到灭顶之灾。在毁灭之后重建,在重建之后又逢战火,循环往复,以至于越古老的时代,流传下来的书籍越少。

  从唐宋开始,许多文人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通过编修大型丛书、类书来保存既有的文献。明朝永乐年间编修的《永乐大典》,就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类书之一。它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收纳了明朝之前大量珍贵的文献——文史哲之外,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但与之前绝大多数古籍的命运一样,《永乐大典》的多数内容已经散佚,有的或许还隐藏在某个隐秘的角落里,有的恐怕已在世界上永远消失了。

  包罗万象 便于检索

  虽然《永乐大典》是在明成祖朱棣的永乐年间完成的,但实际上,早在朱元璋的洪武年间,编修大典的工作就已经开始了。从可考的历史来看,最早提出编修大典的人,是当时号称“神童”、后来成为明代首位内阁首辅的才子解缙。据《明史》记载,有次他向朱元璋进言,表达了想修撰一部大型图书的想法:“陛下若喜其便于检阅,则愿集一二志士儒英,臣请得执笔随其后,上溯唐、虞、夏、商、周、孔,下及关、闽、濂、洛。根实精明,随事类别,勒成一经,上接经史,岂非太平制作之一端欤?”

  解缙的愿望是很美好的,他觉得朱元璋需要一部可以随时查阅的百科全书,记录天下万物信息的资料库,不论是上古圣贤,还是宋代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濂洛关闽”乃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等理学代表人物的合称),其思想与学说都能被随意检阅。至于编修这部书的目标,则是让皇帝满意。这类百科全书的主要阅读者,并不是翰林学士,更不是寻常百姓,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机会看到这类皇家读物,它深藏于宫中,颇有神秘色彩。朱元璋很明白解缙的心思,便让他着手去做,但出于种种原因,解缙的精力一直被其他事情占据,编修大典的事,也就暂时搁置了。

  直到靖难之役后,朱棣登上皇位,改元永乐,才重新开启大典的编修工作。永乐元年,朱棣下旨,让解缙率领一个多达147人的团队,一起编修大典,而且要求很明确:“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简而言之,就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而且要以类书的形式来呈现。

  《永乐大典》这种类书与后来清代的《四库全书》等丛书不同,类书并不是简单地把一堆古籍资料放在一起,整理成套,而是根据一个关键字作为索引,从一些古籍里寻章摘句,将同类的信息放在一个名目之下,有点像今天搜索引擎里的关键字搜索。类书的好处,在于让读者可以更简便地查到想看的内容,还能保存很多珍贵的文献,一些被焚毁的古书,也可能因为有些章句被辑录在类书里,得以保存下来。事实上,确实有一些学者根据《永乐大典》等类书,辑佚出相对完整的古书。在古代,这门学问叫辑佚学,非常考验学者的知识储备。比如,早就失踪的《旧五代史》就是被清代史学家邵晋涵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佚出来的,若非如此,就没有今天我们看到的完整的《二十四史》了。

  图文并茂 暗藏玄机

  虽然类书便于读者阅读,但它对编修者的要求很高,不能简单地搞古籍的“排列组合”,而要真的能将自己掌握的资料融会贯通。解缙虽然学问很大,参与编修的人员很多,但当时朱棣刚即位,很多事情千头万绪,解缙又被很多事务牵扯了精力,初稿的编修工作并不顺利。或许是由于完工心切,短短一年后,解缙就上交了大典的初稿,命名为《文献大成》,但朱棣看后,并不满意。朱棣认为大典并不完备,便要求重修,还指派太子少师姚广孝与礼部尚书郑赐,协助解缙一同工作。他们三人组成了新的大典编修小组的领导班子,作为监修,共同负责。这一次,既有皇帝的严格要求和高度重视,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经过四年的艰辛努力,大典终于在永乐五年完成了。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发布活动在京举办

下一篇:“东北工业题材美术作品国内巡展”在京开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