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文化新闻   阅读: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雷马克原本的写作计划包括了以《西线无战事》为第一枪的“三部曲”,第二部和第三部的主题是德国普通士兵在战后重返故乡却难以重新融入平民社会。也就是说,雷马克创作《西线无战事》的本意,不只是要记录战争的残酷,更是意在展示战争对人的精神和心理造成的创伤。后来,他在1963年的一次采访中提到,“《西线无战事》的成功,在于它更多的是一本战后之书,一本提出这一问题的作品:这些人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尽管在最终修订的版本中,这种着眼于后战争时代的追问在很大程度上被模糊了,但我们仍然能够从某些片段中窥见一二。例如,士兵们在军营里对战争结束后何去何从的讨论,保罗休假回家时感到的遗世独立,以及小说结尾处,作者为保罗安排的倒在和平前夕的那个结局。曾在战场上支撑过他们的一切,代表的却是人类文明价值的整体失败。不难想象,那些丧失了信念的个体,又将在战后的平民社会中遭遇怎样的错位与艰难。

  事实上,《西线无战事》之所以能突破战争文学的范畴,跻身经典文学之列,恰恰在于它的那些没有言说的部分。小说没有提到任何确切的时间、地点和某场具体的战斗,也不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作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从客观、全知的历史视角去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书中借由士兵之口说出的针对战争荒谬的议论,尽管稍显天真和局限,却以个体命运的窥镜折射出所有经历过那场战争的一代人的悲剧命运。雷马克用自己的作品阐释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战争创伤的阴影之下,即便是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人,也无法逃脱被异化为边缘人的困局,而其对个体在战后命运的关注,更展现出超越国别界限的人道主义立场。正因如此,这部作品才会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始终焕发着顽强的生命力,不断收获新的读者和讨论,尤其在区域冲突频发的当今世界,阅读这本书,又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体会。(杨懿晶)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两会高频词启新程 双“深”开新局

下一篇:怎么找到最合适的作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