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儿童文学网  作者:王泉滔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01月25日 星期三】 孔家,迷信信不得
   孔大妈很善良,也很勤快,你说家里地里她样样都行,所以家里也很富裕,在孔家庙村是数得着的人家。美中不足的是,自己的丈夫在五十岁上,因为在建筑工地上盖房子,一脚蹬空坠下楼来,过早地离开了孔大妈。
   按孔大妈的说法,命运亏待了她,像她这么善良的人过早地失去丈夫,家庭过早地没有了顶梁柱,实在对不起她自己的善良。孔大妈说得对,她绝对是个善良的人,当地有个算卦的瞎子每年都要来孔家庙几趟,给村民卜吉凶,看未来,招来很多人围观,问吉凶,每次都少不了孔大妈。有人问孔大妈:“算卦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每次你都算卦,是不是太迷信他了。”孔大妈道出了她的想法:“其实我也不是全相信他,看他两眼都看不着东西,怪可怜见的,所以都要找他求个签,好给他一些钱。”大家听了,对孔大妈肃然起敬。要说,孔大妈这样的人应该长命百岁,家庭美满,幸福一辈子的,可不巧丈夫过早地离开了她。
   丈夫走后,孩子还小,家里主要靠她。正好邻居不信神,说神没有“基督教”灵验,在邻居的说教下,孔大妈弃神信主,每周都要去礼拜,不打人不骂人,一心向善。其实儒释道是相通的,它们内涵是一样的,都是教人向善的,只是理论形式不同罢了。要说不打人,一个老太太能打谁?要说不骂人,也得有个度。那年农历十月份,天气有些寒冷了,有人来偷孔大妈的鸡,鸡一叫,孔大妈出来撵,没撵上,她也没有骂;第二天夜里又来偷鸡,孔大妈也忍让了;到了第三天的夜里,贼人又来偷鸡,孔大娘忘了“主”,就大骂起来,骂声在冰冷的月光里回荡。天明,有人和孔大妈开玩笑说:“主,不让你骂人,你怎么骂人了?”
   自从丈夫去世后,孔大妈不爱说话了,大家也理解她的心情。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和错点,孔大妈的不足就是对“主”太忠诚了,做得有些过火,就是儒家说的“过犹不及”。
   这天夜里,孔大妈的孙子有病发热,儿媳妇叫醒婆婆,孔大妈穿衣起床,给孙子灌了点白开水。过了一会儿,孙子的病没有好转,儿媳说,到医院看看吧。孔大妈说:“不行,是药三分毒,我求求主就好了。”于是,孔大妈跪在地上,双掌合十,两眼微闭,嘴里嘟嘟囔囔地不知念的啥经文,一直折腾了两个小时,孙子的病还是没有好。孔大妈说,再等一等看看,万能的主是能解决孙子的病的。说话间,孙子抽搐起来,儿媳说啥也不等了,急忙下床先到诊所里看看。村医做了初步的处理,然后把她们送到医院进一步诊断,最后确诊是病毒性脑炎,住了三周才康复出院。这个事故发生在那年偷鸡的十月份,今天孔大妈又来看病,她认出我来,为了说明我俩早就认识,主动说出了那年给孙子看病的事情。她说:“有病要早看,要到正规医院看,养病如养虎呀。”我问,还信迷信吗?她说:“迷信要和传统文化区分开来,不然你就是个没有文化的人。”没想到,一位农村老大妈能说出这话来,把我噎得半天没说出话来。看来,人都是不断变化进步的,不能用老眼光看人呀。
   
   
   【01月26日 星期四】 曹家,调皮的孩子
   新年的钟声越来越近了,特别是对孩子们来说,过年是最快乐的事情。
   记得我小时候,离过年还有一两月就开始盼望过年了,整天掰着手指头数还有多少天不到过年,其目的就是吃好的,穿光的,痛痛快快地玩上一假期。要说吃好的,现在的孩子不能完全理解,怎么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好食物呢?是啊,现在衣食无忧,好吃的东西都吃腻了,好衣服都剪烂穿了,再说苦日子,年轻人谁还相信呢!不信归不信,但这是事实。那个时候,社会还比较贫穷,一年四季想吃到白面馍也是一种奢望。只有到了过年才能吃上,也不是都能吃上,只有老人和孩子才能吃上白面馍。成人要想吃上白面馍只有去走亲串友,到了亲戚和朋友家才能吃上白面馍,所以,那个时期的人过年走亲戚叫“赶蒸馍”,蒸馍就是白面馍。
   有一年,小伙伴的父亲在乡里工作,家庭条件相对好了点,过年蒸白面馍要比别人家稍早几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就鼓动他回家偷白面馍吃,偷来的白面馍在野地里用干柴火一烤,既焦又热,好吃极了。第二天我们还让他回家偷白面馍吃,他不回家偷了,怕父母发现打他。当时我们正在野地里玩炮竹,把零散的炮竹点着扔得满地都是,噼噼啪啪十分好玩。他说:“要是你们敢用手捏着炮竹放响,我就回家给你们偷白面馍吃。”大家问他拿几个白面馍?他说:“一人一个,怎么样?”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场就有人用手指捏着炮竹点着爆炸了。演示者对这位打赌的小伙伴说:“要是你能每人拿两个白面馍,我敢用手握着放响它,你信不信?”说到做到,可这位演示者的手掌炸得血肉模糊。怕父母知道此事怪罪挨打,大家都咬了牙印,谁也不能和别人说。后来,父亲陪着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包扎好就回来了。真的,我们这帮小伙伴都是英雄好汉,至今没有人向外人道也。一晃三四十年过去了,此事早尘封记忆里,不是今年的年假,有个类似的少年,玩炮竹砸伤,这件尘封多年的事情也不会重新让我忆起。
   曹头骥就像当年我们在一起打赌这个年龄,为了和小伙伴打赌,把脚底给炸了个血肉模糊。曹头骥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也买了一盘鞭炮放着玩,他们到学校后面的树林里去炸树下的田鼠窝,玩着玩着,几个小伙伴打起赌来。曹头骥说:“谁要敢把这个炮竹踩在脚下点着炸响,我给他买个奥特曼?”有个小伙伴对曹头骥说:“你敢这样做,我给你买两个机器人。”“说话算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对!”说着曹头骥就把炮竹放在脚下,由别人点燃,一股硝烟过后,再看曹头骥踮着脚,皱着眉,咬着牙,嘴里“呦呦”着在地上打转,鲜血滴在树林间的枯叶上。
   说实话,每个人的少年都是迷茫青涩的,有着太多的不可思议,能做下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也只有这样青涩快乐无畏的少年了。
   
   【 01月27日 星期五】 严家,离奇的爆炸
   做临床医生很多年,什么稀奇古怪的病人都见过,可那年除夕我值夜班,接诊了一位病人,想必很多医生没有遇见过。
   大年三十的清晨,黄淮平原上的人家都起了大早,打扫庭院,张贴春联年画,大家正在为迎新年忙碌着,严庄重突然接了个电话,说自己的丈母娘生病住进医院,让他和妻子到医院看看。丈母娘住的医院是邻县的一家医院,离严庄重居住的市区约有七十华里。别说七十里,就是一百七十里也得去看看,可是又赶上这个时候,家里忙得不可开交,怎么去呢?再忙也得去,电话里说丈母娘病情很重,能否撑到天明还是个未知数。要是两口子不去看望,万一丈母娘有个三长两短,怎么有脸再见亲人呢?
   俗语说:“儿子好,不如儿媳好;女儿好,不如女婿好。”严庄重是个孝顺女婿,人很善良很诚实,要说对丈母娘比他老婆还要好。因为严庄重是个知恩图报的男子,他和爱人刚结婚时,家庭条件不太好,家里缺这少那的,又加上自己犯了点错误,在看守所蹲了一年,这一年是他最倒霉的一年,也是丈母娘对他家照顾最大的一年。所以,他没有忘记丈母娘的好,即使没有自己一年的“缧绁之灾”,也应该在丈母娘病危时去尽尽孝道。
   丈母娘的病是比较严重,要说活不到天明恐怕是医生危言耸听,怕万一走嘴,家属要咬文嚼字,陷入医患的“文字狱”中。到了医院,探望了丈母娘,挤到这一天,到了下午,严庄重就和妻子回来了,说等过了春节再去。严庄重到达市区,除夕的鞭炮声已经稀稀落落了,人们吃过除夕年饭,大部分人正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严庄重把车停在离家不远的公园附近空地上,和妻子步行回家,天空上镶嵌着稀疏几颗星辰,偶有几声犬吠,让他俩加快回家的步伐。虽有北风呼啸,但已经遮不住春天的脚步声,春天就要来到沙颍河两岸。周围不时响起炮竹的爆炸声,让年味不断加剧。严庄重和爱人拐了个弯,就走在回家的胡同里,突然一声巨响,严庄重顿时就瘫坐在地上。爱人忙问:
   “你怎么了?别吓我!”
   原来,严庄重正和爱人一起走着,也不知从哪飞来一个炮竹,带着火花向严庄重飞来,他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就在他的裤裆里炸开了花,当时就把严庄重炸了个“满堂彩”。到了医院,医生一看,裤子都炸烂了,小鸡鸡和阴囊炸得青紫蓝光的,肿得像个大木棒和橄榄球。严庄重哭笑不得地说:“这大年下的,你说哪来的这灾!”我问他炮竹哪来的,他说:“谁知道哪来的?我正走着,一道火光射来,还没来得及反应,这东西就在我裤裆里炸开了。”严庄重过年就没有回家,在医院住了一周左右才勉强出院回家,感受一下在家过年的快乐和温暖。要不是穿得比较厚,有毛衣棉裤的,开句玩笑话说,想必严庄重要成为“太监”了。
   
   
   【01月28日 星期六】 华家, 除夕夜的悲剧
   吃罢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过了腊八节,人们就攒三聚五东奔西走置办年货了。春节前有个小年,又称祭灶日,俗语有“官过三,民过四”之说。家乡人都过二十三,但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想是先人们也想做官发财吧!祭灶日,是说灶神在家忙了一年,家人磕磕碰碰,多有不恭,临近春节,灶神要到天庭述职,家人为其饯行。
   饯行用麦芽糖,寓意用糖黏住灶神唇,在天神面前不能说这家人的坏话,好降福这家,当然好话也不能向天神说了。可鉴祖先的聪明,他们知道谗言比美言更有杀伤力。仪式很简单,灶神是高兴的,因为长期相处,还是简单些好吧。
   过了小年,加快了办年货的速度和分量。除夕那天,家家户户打扫庭院,恭请祖先,喜贴春联,春联是过年的主角。早年祖父辈,人多家贫,食不能果腹,祖父每年有个不变的春联:“又是一年。”饱含很多无奈和心酸。
   过年盛典都在初一,从子时到中午都有祭拜人家,大多在五更。万户千家,张灯结

|<< << < 1 2 3 4 > >> >>|


·上一篇文章:健康科普故事集《健康是最大的快乐》5
·下一篇文章:健康科普故事集《健康是最大的快乐》3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etwxw.cn/news/gushi/21310201636B61A3CAG74E77274BA9A.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