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中小学生作文网   热度:


晋江一中初一|王本来

 

志者,心之所之也。阳明子说:“志不立,如无柁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无所底乎?”侪伦志于大官、科学家,富翁、明星耳,独余欲为古文字学家。

四龄,父日授《千字文》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余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余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授“四子书”,始日讽百言,后至二百,时五六岁耳。

入小学,父授余参甲骨文、金文,释《说文》五百四十部,自字之源,课余古文字义构至核之机。譬部“页”,甲骨文,象人头形,下加儿(即人)以衬,本义乃人头。故凡“人头”之属皆从页。譬“题”,本义额头,人之额(题)及眼(目),乃人之显也,故文之显乃曰“题目”。

父复以部作基,以“六书”生众字,教余识文断字之功。譬“去”,甲骨文,会人自穴相违之意,本义“离开”,古文“去泉州”,乃“离开泉州”之意,与今义相背。故适余读“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即“一狼径去”中之“去”时,顿知其乃“离开”义。

《周礼》载:“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自周教学童乃自“六书”始,“六书”即解字之法,即授学童字构造之理及源。

然百年来,国人转西学,以西学之法学国文及古诗文,惜乎!“国文教学几无绩可言”(叶圣陶语)。国已悟,故将古文字学定为国之战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诸名校,循强基,收古文字学大学生。

汉字乃象形,一字皆一花。为续“字脉”,余志于古文字学,俾有效于将来!

 

2022年1月10日




上一篇微笑

下一篇农夫与蛇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