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家长学院  作者:佚名  热度:

  5月9日,母亲节过后的这个清晨,秦怡走了。带着跨越一百年的美丽、坚韧和优雅。

  她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电影的见证者、奋斗者,始终活跃在大时代的洪流中。百岁光影人生路,秦怡塑造了无数经典的女性形象,也将自己从一个封建大家庭“出走”的女孩子,锻造成为“人民艺术家”“最美奋斗者”。


  她努力、执着,一辈子坎坷、磨难,也一辈子坚强、柔韧。时间赋予了她带有穿透力的美,也让她照亮周遭,成为一道恒久的光芒。

  她用一生诠释美

  1922年1月,秦怡出生在上海。16岁那年,她孤身一人从家里跑了出来。先是奔赴武汉参加抗日宣传,后又辗转到重庆,成为中国电影制片厂的演员。1941年,参加中华剧艺社,开始在话剧舞台绽放光芒。

  在重庆,她主演《大地回春》《茶花女》等剧目,与张瑞芳、白杨和舒绣文并称话剧界的“四大名旦”。四旦中,秦怡年岁最小。她曾回忆:“在重庆的时候,一年六个话剧,演足280天,我都是主要角色。演护士,演嫂嫂,各色各样的。只要日本人不轰炸,就演。”

  抗战胜利后,秦怡回到上海。194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她先后出演《农家乐》《铁道游击队》《女篮5号》《青春之歌》《摩雅傣》《海外赤子》等数十部影片。

  充满传奇色彩的80余载艺术生涯中,秦怡塑造了众多经典的艺术形象,为几代影迷所喜爱。美丽、优雅、坚韧、富有正义感,成为她特有的银幕“标识”。

  她是《遥远的爱》里脱胎换骨的进步女性余珍,是《铁道游击队》里机智勇敢的芳林嫂,是《马兰花开》里性格坚毅的铲运机工人马兰,是《女篮5号》中饱受苦难却依旧乐观的林洁,也是《青春之歌》中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林红……在新中国电影艺术长廊中,她以隽永的美和炽热的追求,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4年,秦怡以93岁高龄登上青藏高原,拍摄自编自演的电影《青海湖畔》。片中塑造的气象科学工作者梅欣怡的艺术形象,寄托了她对工作、对生活、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银幕前后,秦怡的美都是极具穿透力的。那是从容的美、真诚的美,散发着人性光辉的美。“即便是晚年出席活动,也从来没有见她拄过拐杖,总是一副神采奕奕的样子。”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这样忆起秦怡。

  秦怡常说:“我就是希望作品里有一些精神可以得到弘扬,给人心灵以启迪。”2022年1月31日,在医护人员和家属陪伴下,秦怡度过了百岁寿诞。谈及表演艺术,这位“不老女神”依然充满激情。

  她让热爱成为生命的意义

  秦怡的美,很大程度源于热爱。

  小时候的她爱看电影,还喜欢读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人的小说和戏剧。她曾说,“我稀里糊涂就演了很多角色”,靠的是最朴素的“笨办法”——学习和努力。

  她爱拼,对自己有股狠劲。年轻时,演出话剧《结婚进行曲》时,因为生活条件差,加上劳累,嗓子出了毛病,哑到几乎只能用气音说话。但秦怡坚持演完了三幕五场,到谢幕时,掌声比往常更加热烈。晚年秦怡回忆这场演出时说,这是她“当演员以后得到的最高的奖赏和最大的尊重”。

  1956年上映的《铁道游击队》是秦怡最知名的作品之一。她饰演的芳林嫂,是影片里唯一的女性角色。由于《铁道游击队》是一部典型的男人戏,秦怡演的虽是女主角,戏份不多,可这并不影响她凭借这部电影,在新中国银幕上留下经典形象。老一辈人唱起“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眼前依然会闪过秦怡的身影。

  秦怡主演的《女篮5号》,是新中国第一部体育题材彩色故事片。她在片中饰演善良、坚强、勇敢的林洁。虽然没有多少打球的专业镜头,但为了演好这个角色,秦怡特地去篮球队学习两个月,每天4点起床跟着专业运动员一起训练。

  她将来自生活的浓烈气息和对人物情感细腻真实的体验,灌注在每个人物身上,充实着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些年,她还甘愿为别人跑龙套,甚至写过一本名叫《跑龙套》的书,讲述她心中的“龙套精神”——无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每一次表演。

  2019年,近百岁的秦怡参演了公益电影《一切如你》,坚持在医院完成全部拍摄。影片中的她一头银发,宛如经历岁月洗涤依然仙姿玉质的兰花。她说,接到剧本后就非常喜欢,“作为一名演员,心里只想着要为中国电影多做一些、再多做一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人民艺术家”著名演员秦怡今晨辞世

下一篇“人民艺术家”、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电影是我一生的追求”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