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家长学院  作者:佚名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十年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实践,不仅在中国大地上绘就美丽的绿色画卷,也为各国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类文明的兴盛,离不开大自然的滋养。

  逶迤磅礴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她的南岸,库布其沙漠横亘绵延,曾经是狂风肆虐、黄沙遍地的“风干圪梁”。如今,从高空俯瞰,一抹抹醒目的绿,或连点成线,或连片成林,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0年来,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秦岭、三江源、黄土高原、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毛乌素沙地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曾在世界银行从事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的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科菲·库阿库表示:“这是中国生态保护取得亮眼成绩的直观体现。这些成就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强大的领导力。”

  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源自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邃思考。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改革开放先行地广东,从推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类文明永续进步的高度,深刻阐述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

  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2022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从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远景目标;从把“污染防治攻坚战”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到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绿色日益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看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中国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自2000年以来,中国始终是全球“增绿”的主力军,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

  看美丽乡村——依托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中国将“美丽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搞活农村经济,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2021年以来,已有4个中国村庄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为“最佳旅游乡村”。

  看绿色工程——2022年12月,践行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颁奖词简短有力:“‘中国山水工程’将所有生态系统视为‘生命共同体’,通过不懈努力恢复了中国数百万公顷的土地。”按照计划,2021年至2025年,中国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不少于500亿元人民币资金,支持实施至少25个新的山水工程。

  看企业发展——走进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汽—大众华北基地,布设在屋顶、地面和车棚的绿色光伏项目已经投用,每年可为基地提供170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力。此外,100多项节能减排项目支撑着这座“绿色工厂”高标准运行。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不久前公布的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这样的绿色工厂中国有874家,榜上有名的还有643个绿色设计产品、47家绿色工业园区和112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城市之根,对话时代

下一篇“泰利”将致华南地区多地暴雨洪水 水利部部署防御工作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