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家长学院  作者:佚名  热度:

  原标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井冈山精神跨越时空闪耀光芒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写在旗帜上,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并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引领革命向着胜利方向前进。井冈山斗争就是在这一理想信念引领下进行艰苦卓绝奋斗的光辉实践。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坚定道路自信

  历史常常在开启时就昭示了未来方向。再回首,更能看清楚其中的脉络。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失利,向南转移到农村山区,经过三湾改编,引兵井冈山,部队只剩700余人。

  “红旗到底打得多久?”革命者在路上苦苦求索。

  井冈山茅坪八角楼,青油灯静静地放在桌上。当年,借着灯芯的微光,毛泽东思索着中国革命的道路,挥笔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

  “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从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井冈山精神的理论底蕴。

  “毛泽东同志立足于中国革命现实,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道路。”井冈山大学井冈山研究中心教授陈钢说。

  路,只要走对了,就不怕遥远。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不变的追求,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再次走到抉择的十字路口。距井冈山300多公里,南昌市郊一条蜿蜒小道上,下放到江西劳动的邓小平常在这里踱步思考:中国向何处去?回顾井冈山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他留下催人奋进的话语:“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发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唤醒了中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农村到城市,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对道路自信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刻揭示。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百年奋斗铸就历史辉煌,信心百倍推进复兴伟业。赓续井冈山精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正永续延伸。

  传承信仰力量

  行进在井冈山上,人们常会看到一群身着红军服、头戴红军帽的人,在蜿蜒山路上有序行军,在烈士墓前深情缅怀……在井冈山这一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家园,每年吸引上千万人次寻访于此,接受革命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井冈山早已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震撼、一种吸引,更是一种信仰。

  “当年,奋战在井冈山的是一批极具理想主义色彩的人。他们中有留德生、留苏生、留法生,有北京大学、青岛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毕业生,还有41位黄埔军校生。这些时代精英,原本可以选择成为政治家、法学家、实业家……但他们认为,没有国家的前途命运,仅有个人的前途没有意义。因此,他们选择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烈士陵园内,江西干部学院讲解员易晗菲饱含深情地向来访者讲述井冈山的故事。

  在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两年零四个月里,共牺牲4万多人,其中有名有姓的15744位,其他都是无名烈士。支撑他们的是信仰。

  又是什么让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还是信仰。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展廊上,一份90年前的入党宣誓书引人注目:“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1931年,井冈山老区贫苦农民贺页朵在榨油坊昏暗的油灯下写下誓词。虽有不少错别字,却真实反映了一位农民党员的忠诚与信仰。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百年征程中,那些闪亮的法治印记

下一篇“当代愚公”黄大发:绝壁天渠映初心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