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育人“最后一米”落实落细
【记者手记】
“一年级的暑假是最重要的”“小升初的暑假,是最要命的”“开学就初三,不能再玩了”……
随着假期的到来,在部分短视频平台中,一些所谓的“资深老师”频频现身。点进这些“教育网红”的账号,几乎全部是各种补习资料、培训课程的消费链接。
很多网友坦言,比暑热更可怕的,是焦虑。
家有儿女的都有共鸣——家长之间聊天,最能迅速拉近距离的话题,恐怕就是育儿焦虑。
如今,“双减”政策落地两年了,面对各种变革,有的家长焦虑之心有增无减——总担心学校“给不够”,坦言“不指着自己加码学习,还是不行!”
每一个事关教育发展的话题,都是格外牵动人心的。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也试图弄清楚——为什么要把教育孩子的事情夯实在学校这个主渠道、主阵地;中小学校在做了减作业、减考试这些“减法”之后,到底把功夫下在了哪里,为什么要这样去改革?
我们发现,考试这根“指挥棒”,在深刻变化。翻开一张试卷,其中既有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等家国大事,也涉及舌尖上的浪费、劳动教育、身心健康等身边小事。所有结论都不是“直给”,需要学生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甚至引发反思。中高考“北京卷”的改革指向则更加明确——立足北京城市战略定位,展现新时代首都风范、时代风韵,着力引导学生以主人翁姿态参与新时代首都建设和发展。
我们发现,课堂这个“主阵地”,在迭代升级。基于家国时代发展变化的社会大课堂、结合区域特点和文化禀赋的学校特色课程正在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课堂同频共振,产生巨大合力。各级教研员、名师特别是学校的书记校长频现一线课堂,“不打招呼、推门听课;集体评课、立行立改”成为常态。
我们发现,育人“最后一米”的事儿,在落实落细。有的学校摸清了“小胖墩”的底数,请营养专家逐一制定减碳食谱,一直盯到家里的餐桌;有的学校几乎全体学生都能完成手倒立动作,臂力练得强强的;有的学校党委将中学语文、小学语文的党员教师编入一个党支部,党建课题锚定贯通式育人;有的农村学校从一颗豆子里找到“五育并举”的灵感,组织学生认豆子、种豆子、磨豆腐、敬父母、写经历,有了不错的收获……
采访中,北京一位正高级教师也是特级教师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看待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首先要“祛虚火”“去燥气”。应该真正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从尊重个体差异、呵护生命成长的维度认识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孩子全面发展,不仅增长知识,更要增加见识,在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静待花开。
(记者 董城)
上一篇:4岁孩子报名学游泳,因年龄太小上不了课——1780元学费,啥时能退还?
下一篇:更好满足“上好学”的美好期盼
- 第10个烈士纪念日,这场隆重仪式昭示了什么?
- 教育部明确5项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 央媒聚焦:“预制菜进校园”,公众在关注什么
- 西安交大回应“英语四六级与学士学位脱钩”:消息属实,其他
- 课后托管班招生火爆 孩子喜欢的托管生活什么样?
-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集训考级撑起的暑假快乐吗?
- 高分考生入读职校引热议,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为何广受青睐?
- “板凳男孩”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军训与“奔跑”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④: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怪圈怎么破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③:要深挖病根更要对症下药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②:这是教知识 还是教套路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①:这是做教育 还是做生意
- 为何高考成绩总在“晚上”公布?其实为了考生好,非常贴心
- 在线教育喜忧参半
- 做教育,对母亲意味着什么?做母亲,对教育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