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社会热点新闻   热度:


对小人物的关注也是马伯庸写作的一大特点。从《长安十二时辰》《两京十五日》到《显微镜下的大明》《古董局中局》等代表作品,尽管时代不同,但被推到故事舞台中央的都是小人物。

马伯庸眼中的微观史,并不是割裂小人物和大时代的关系,恰好相反,在他看来,只有了解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了解每一个具体的人所承受的痛苦,所怀有的愿景,才能够理解一个时代。

“我坚定地坚持人民史观,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最大的动力。人民群众实际上就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我们要深入了解到每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才能够有一层温度、有一层滤镜去理解大时代很多大事件的变化。”

在如今这个大时代,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又该如何安放自身?马伯庸表示,小人物不需要太去考虑大时代的事情,因为时代的变化就是由每一个小人物的选择构成的。

“我们每个人只要坚守自己的本心,不忘自己的初心,然后做好自己,那么自然而然就能汇聚成一股力量。长江的一滴水是无足轻重的,但是如果每一滴水都有一个流向,都有一个方向,那就会汇成历史的大潮,带领我们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戴建业:“魔性”诗词课趣味破圈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在南国书香节讲座现场,戴建业用自谑“日日新”的普通话,为到场读者们朗诵了这首李白的名诗《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是很容易写出来的,‘危楼’再高又能有多高?不过相当于今天的十层楼,还没有我们的广州塔高。所以最难写的其实是后面的三句话。”寥寥数语,让听众更细致理解诗人的天才禀赋。

在戴建业的B站网络课堂上,这样将诗人与读者的生活体验相联通的授课方式让他获得了400多万的粉丝,他的高能诗词课播放量高达800万。后来,这些视频课集结出版成《戴老师魔性诗词课》。书中,高大上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都被“拉下神坛”,变得生动有趣。

戴建业以当下年轻人热捧的网络用语包装,让古诗词旧貌换新颜。他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草比苗还多,这是种的个鬼田,要是我种的这个水平,绝不写诗。”将诗词中的描述与种植现实相结合,搭配幽默的“吐槽”,令人印象深刻。

“这哪里是上课,简直就是脱口秀大会嘛”——很多学生听完他的课后,会有这样的感受。在抖音平台上,他也圈粉500多万,单个视频的点赞和转播率,一度超过了著名历史学家易中天、白岩松等名人。戴建业身体力行,用有趣的视频课堂印证何为掌握“流量密码”的传统文化新讲,无数年轻人通过他的新式讲述爱上古诗词,爱上中华古典文化。

与年轻人的关注焦点结合,也可以让晦涩艰深的经典更接地气。活动现场,戴建业还将孔子言诗的基本功能“诗可以群”与当下年轻人中的热词“社恐”联系起来。孔子论诗之“群”,言“群居相切磋”,与现在年轻人中流行的“社交恐惧症”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他说:“现在的社恐特别多,但是我不社恐,大家也不要社恐,交朋友也是一种非常厉害的能力。”戴建业对传统诗词与时下热点进行巧妙串联,让听众得以在欢笑中领略古典诗意。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证券时报头版:缓释资金压力,给房企更多定价空间

下一篇:合康新能:公司户储生产线目前处于调试阶段,在进行试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