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好重点,是转化后进班的重要捷径
一是要培养骨干力量,选好班干部。这几年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我认为中专学校的班干部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重要的是有责任心,敢管理。否则学习成绩虽好,做老好人起不到更大的作用。我在刚接手第一个乱班时,经过反复了解观察发现就是班长没选好,他从中没有起到好的作用。为了平稳过渡,我采取迂回的方法调整了班干部。逐步树立起好的班风,扭转了这个班的落后局面。在选择班干部时,班长和生活委员最重要。因为班长负责全面工作,是班主任的代言人。而生活委员管理每天的卫生,而且卫生工作又很繁杂,包括全体同学的生活、卫生以及班费的管理等等。选好这两个人除了有责任心、敢管理外,在学生中还要有威信,能起到表率作用。我把一部分权利下放给他们,放手让他们去管理班级,有针对性指导他们怎样管、如何做。并给他们撑腰壮胆,及时听取他们的汇报,检查他们的工作,明查暗访,对班上的事了如指掌,使学生觉得班主任在场与不在场是一样的。因此我做班主任工作就不觉得很繁杂了。
二是要树立好的班风,确定奋斗目标。我做班主任中发现,乱班、后进班,都是班风不好,学生瞎混,没有奋斗目标。因此每接一个后进班,我都要给学生确定奋斗目标。首先让每个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习不是给家长学,不是给学校学,而是给自己学。只有学好了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告诉他们好的工作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目标明确,道理讲得实在,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全班的奋斗目标,每年要上一个台阶,争取走进先进班级的行列。
三是要抓主要矛盾,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发现一个“乱班”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少数个别学生的问题,把这几个重点生工作做好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过去我们也一直说要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接手04级计算机1班时,发现主要是4个留级生的问题,除了在下面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外,我还要求班里的学生不能歧视他们,班干部要多帮助、鼓励他们。使他们与全班融为一体,团结互助共同学习好。还有一名后进生,因在社会上犯了错误情绪一直很低落,家长也一筹莫展。学生在遇到失败、受到挫折时,更希望有人去理解他,这时班主任若能及时地关心、理解,伸出热情之手,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必然会获得比平时更难以获得的良好效应——学生对班主任的感激,进而是尊敬,师生间的情感会更加贴近。学生最不愿意与看不起他的人打交道,因此,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建立师生融洽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多次找他谈心,对症下药,使他转遍了态度,这个学生学习上、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好似变了个人,家长也很惊喜,经常给我打电话表示感谢。我发现把重点人的问题解决了,这个班散、乱、差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四是以情感投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诲。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学生非常需要班主任的爱,班主任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使得学生对教师崇敬、信任和亲近,形成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每个人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学生也是一样,班主任为什么总是要带着挑剔,而不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呢?要知道,学生是渴望赏识的,因为它就像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很难想象一个成天被挑剔的人,不会垂头丧气?会有成就感?会充满信心?我们要培养的是热爱生活,勇于实现自我的人才。我想,还是多给一点笑脸,多给一点赞扬吧。鼓励学生的每一个优点和长处,让学生充满自信,自我觉醒。当然,对好的学生给予赏识也许不难,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效应。我们应当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嘲讽讥笑学生,尊重学生的任何一点成果,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无形的鞭策,我们在工作中应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赏识、鼓励,使他充满自信,激起他学习的兴趣,让表扬和鼓励成为走向成功的催化剂。让每一个学生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是一个班主任的职责。更是做好后进班转化的工作点。
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刘心武先生在他的一篇作品中也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丑恶的罪犯也有他自己的心灵美!” 以上是我在做好后进班转化工作中的一点体会。确实,班主任的工作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我最大的感受是:只要做到爱心、责任心加热心,那么一切难题就都可以解决。我热爱班主任工作,热爱我的学生。
(满玉华 北京市丰台区北京市电子工业学校)
下一篇:捕捉教育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