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阅读:

  三月:《唐摭言·别头及第》:“杨严等,会昌四年(844年)王起奏五人:杨知至、源重、郑朴、杨严、窦缄,恩旨令送所试杂文,会翰林重考覆,续奉进止,杨严一人,宜与及第,源重四人落下。时杨知至因以长句呈同年曰:‘……三月春光正摇荡,无因得醉杏园中。’”

  六月:《唐诗纪事·陆扆》:“扆诗有‘今秋已约天台月’之句,或云,扆昭宗末举进士及第,六月榜出,盛暑,同舍戏曰:‘造榜天也。’”

  由此可见,有唐一代,进士科举考试和放榜的时间,是不完全一致的。据傅璇琮先生考证,大体上考试的时间以二月、三月为主,放榜的时间一般在二月、三月,因阅卷等需用一定时间,也有持续到五月、六月的情况。总之是在春天和夏天内完成。这一时期,春光旖旎、春风得意、马踏香尘,与槐花吐蕊、绿槐香陌、一路芳华,在意象上十分搭配,与唐代长安槐树开花的物候也基本吻合。因此,总体而言“槐花黄,举子忙”的谣谚,符合历史真实的情境。

  槐花黄时,举子忙什么

  《唐国史补》记载:

  进士为时所尚久矣。是故俊乂实集其中,由此出者,终身为闻人。故争名常切,而为俗亦弊。其都会谓之“举场”,通称谓之“秀才”。投刺谓之“乡贡”,得第谓之“前进士”。互相推敬谓之“先辈”,俱捷谓之“同年”。有司谓之“座主”。京兆府考而升者,谓之“等第”。外府不试而贡者,谓之“拔解”。将试各相保任,谓之“合保”。群居而赋,谓之“私试”。造请权要,谓之“关节”。激扬声价,谓之“还往”。既捷,列书其姓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题名”。会大宴于曲江亭子,谓之“曲江会”。籍而入选,谓之“春闱”……退而肄业,谓之“过夏”。执业而出,谓之“夏课”。挟藏入试,谓之“书策”。此是大略也。

  这段史料将唐代进士考试前后各项奔忙的风俗记载得面面俱到,这一项项内容,也就是“槐花黄,举子忙”所指唐代举子所忙之业。大体包括:攻读经史,准备举业;温卷关通,邀求时誉;国子附学,拜见先师;覆试春闱,射策登第;拜师谢坐,争列门墙;曲江宴会,雁塔题名。

  钱易《南部新书》记载:“长安举子,自六月已后,落第者不出京,谓之‘过夏’。多借静坊庙院及闲宅居住,作新文章,谓之‘夏课’。亦有十人五人醵率酒馔,请题目于知己朝达,谓之‘私试’。七月后,投献新课,并于诸州府拔解。人为语曰:‘槐花黄,举子忙。’”这条史料是说唐代的进士考试放榜后,下第的举人,还可以创作新的文章,投献于有关部门和官员,以求二次拔解。

  唐人郑谷《贺进士骆用锡登第》一诗,将曲江宴、雁塔题名等元素与槐花结合在一起:“苦辛垂二纪,擢第却沾裳。春榜到春晚,一家荣一乡。题名登塔喜,醵宴为花忙。好是东归日,高槐蕊半黄。”春榜题名、高槐黄蕊,曲江乐席、槐烟里径,无疑更为“槐花黄,举子忙”这条谣谚增添了史实和诗意的注脚。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强哉矫”:屈原的君子品格

下一篇:孙悟空形象本土与外来之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