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色的学校 革命的熔炉
——抗大七分校在陇东
抗大七分校旧址全貌。
抗大七分校学员在校舍前上课。
学员纺线。
英姿飒爽的抗大七分校女学员。
陈宗斌
抗大,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36年6月在陕北瓦窑堡成立,时称“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1937年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毛泽东为其题写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针,亲自为学员讲课,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教育学员坚定信念、坚持革命,并在学员毕业证书题词:“努力奋斗,再接再厉,光明就在前面。”朱德总司令题词:“号召千万青年走上革命战场,高举抗大的旗帜,插遍整个中国。”随后,抗大在敌后各个根据地相继成立分校。
1941年7月,抗大总校在山西省兴县李家湾以一二〇师教导团为基础,创办了抗大七分校,并附属一所陆军中学,共有学员2000多人。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抗大敌后办学地点遭受严重破坏。为“保存和培养干部,准备反攻”,党中央决定将抗大各分校迁移到安全地区继续办学。抗大七分校学员拿起党中央交给的镢头、枪杆子、笔杆子“三件宝”,来到甘肃陇东,“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和当地军民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用鲜血和生命孕育的抗大之“魂”,厚重真实、动人心魄,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汇聚陇东
庆阳,习称陇东,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甘肃的革命老区,是西北革命火种传播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地区。陇东历史积淀厚重悠远,文化底蕴灿烂辉煌,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位于陇东的华池县东华池一带有着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首先,东华池曾为南梁政府所辖中心区域,群众基础深厚。其次,东华池靠近延安,距庆阳驿马关国民党统战区数百里之遥,依靠子午岭这道天然屏障以及陇东分区和三八五旅七七〇团等驻防部队,使这里既是保卫边区的前沿阵地,又是战略练兵的可靠后方。第三,东华池山多林密、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在这里办学校,完全能够丰衣足食。
正是基于这种独特的自然基础,1943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抗大第七分校及所属陆军中学、河北省灵寿县抗大第二分校附中开赴甘肃陇东地区,组建新的抗大第七分校,就地办学。抗大第七分校及所属陆军中学的师生经过长途跋涉,历经山西兴县、陕北绥德和延安,于4月底到达合水县,与抗大第二分校附中正式合并,成立新的抗大七分校。彭绍辉兼任校长,喻楚杰任副校长。学校下设政治部、训练部、校务部、供给部、卫生部、办公室和文工队等。校部驻合水县老城镇。所属陆军中学共1500余人被编为七分校第一大队,驻扎在大凤川。
此后不久,晋察冀边区抗大二分校附中师生共1500余人在校长江隆基的带领下辗转到达合水,并入七分校,其中8个男生队编为第二大队,初驻合水蒿咀铺一带山区,后移驻豹子川张岔村。女学员编为两个女生队,直属校部领导,初驻蒿咀铺柳沟一带。
1943年12月底和1944年4月,晋冀鲁豫军区所属的太行陆军中学和太岳陆军中学共计1100余人先后来到合水,编为抗大七分校第三大队,驻扎在合水县平定川。1944年9月上旬,抗大七分校校部机关和女生队在校长彭绍辉的率领下,从合水县迁至华池县东华池村。当时女生队驻扎在校部对面的半山腰上,其驻地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女生洼”。至此,抗大七分校在陇东的组建工作全部完成,总人数5200余人。
从华池县城东行60公里,就到了当年抗大七分校所在地——东华池。这里属于陇东子午岭地区,群山环抱,众岭相连,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就在这崇山峻岭之中,当年的抗大七分校数千名师生在国民党的层层封锁下,积极发扬抗大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在东华池一带挖窑洞、建校舍,建立“革命家务”,不仅使百里荒野变成了富饶的粮仓,又以实际行动粉碎了国民党对边区的经济封锁,赢得了学习和生产的伟大胜利。
丰衣足食
上一篇:【文化掠影】敦煌壁画中的“虎图”
下一篇:崖壁之上:爱与美的光芒 ——纪录片《石窟中国》导演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