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中华文脉   阅读:

  8月9日晚,陇右人民游击队向陇西县城开赴。陈致中、万良才、毛得功先到魏峻家,邀集“八大绅士”王仲阳、苟少五、张和平、宋步蟾、侯豫洲、张济生、王蔺如、柴庆丰,共商陇西和平解放大计。双方签订了和平解放陇西的《五项协议》,不打一枪一炮,于8月10日和平解放陇西城。

  1949年8月12日,漳县解放。1949年8月14日,渭源县和平解放。1949年8月14日,定西县解放。1949年8月15日,会川县解放。1949年8月16日,临洮和平解放。

  红色的足迹汇成革命的道路,红色的旗帜指引前进的方向。近年来,陇西县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抢抓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的良好机遇,高质量推进中药材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带领广大农户依靠产业持续增收,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洮河岸旁的临洮县在大力发展马铃薯、百合等产业的基础上,狠抓环境整治,保护洮河湿地生态,打造美丽乡村风貌,广大群众在好山好水中迎来好光景。

  回望历史,荡气回肠。陇西、临洮、渭源等历经革命风雨洗礼的红色热土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担当奉献,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以更自信的面貌展望未来、以更果敢的担当创造未来,奋楫逐浪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历史回音

  传承红色基因 奋进新的征程

  王小忠

  陇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1935年9月至1936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和红四方面军相继过境陇西,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唤醒了广大民众。因不堪忍受国民党政权的残酷剥削压榨,1943年,甘肃南部爆发了十余万人参加的甘南农民起义。尽管起义在国民党的残酷镇压下失败了,但起义的骨干力量保存了下来,为陇右秘密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7年,陇渭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陇渭支部在陇西成立,从此,陇右革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陇右革命斗争推动了1949年8月陇西和平解放,为支持兰州战役和解放西北作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根植陇右、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陇右革命精神。

  近年来,陇西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赓续精神血脉;举办党史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推动党史宣传教育“七进”活动走深走实;多方筹资对县内红色遗址进行立碑保护并开发利用,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一定要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深入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搞好红色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和党史专题资料征编,发挥好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奋力谱写新时代陇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作者系陇西县委党史办主任)

  记者手记

  誓言无声 信仰永恒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文 洁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亘古不变:高悬在我们头顶的日月星辰,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情怀和信仰。

  翻开党的隐蔽战线历史,革命先辈们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无数动人心魄的故事。

  中共陇右秘密交通联络站——“赵家店”联络员、杨友柏的妻子赵菊芳,曾多次面对敌人的刺刀,遭受敌人的毒打,她无所畏惧、坚贞不屈,用血肉之躯守护交通联络站的安全,体现了革命先辈的赤胆忠诚和理想信念。

  共产党人倾海山、王炳全和杨六五,在参加安远镇反霸斗争后,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敌人对他们用尽酷刑,他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严守党的秘密,为革命的成功和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革命年代,信仰在热血与牺牲中淬火而生。

  在陇右大地,还有很多像赵菊芳、倾海山、王炳全和杨六五这样的英雄。他们有的隐姓埋名、忍辱负重,长期战斗在秘密战线;有的直面危险、出生入死,用生命践行共产党人的誓言……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说陇史】兰州五泉山:神秘的甘肃提督神道碑,原来是他的

下一篇:【探寻初心】八路军兰州办事处——革命的接待站 战斗的指挥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