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名人轶事   阅读: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最初发表于1990年12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算来已30多年,这并不是一个很通俗的题材,但2002年即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标准教育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以后又不断地被收入多家出版社的教材和各种学生读本。这好像让人不易理解,其实就是因为诸葛亮这个人。

  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很多,但大都在一定的圈子里,如李白、苏东坡在文人圈子里,魏徵、左宗棠这些名臣在政界圈子里,等等。却很少如诸葛亮这样既有业绩又有文章,在官场和民间都能接受的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封建政治中,他是忠臣、勤政的榜样,在民间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中,他是智慧、贤能的化身。

  我是1990年秋有缘到成都看武侯祠的。让我想不到的是名气这么大,人人都挂在嘴边的武侯祠,它的正式名称并不叫武侯祠,大门上悬的巨匾是“汉昭烈庙”。昭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诸葛亮死后老百姓即要建祠纪念,朝廷以不合礼仪不许,30年后才许在他殉职的定军山建第一座祠,到西晋才许在成都的刘备庙旁建祠。不想这一下坏了,一墙之隔,武侯祠的香火超过了刘备庙,臣子的威信超过了皇帝。到清康熙年,为避免这种尴尬只好君臣合庙,同一个大院,刘备在前诸葛亮在后,前门大匾上只挂昭烈庙。但人们还是称武侯祠,特别是外地人更不会说专门到成都去拜什么昭烈庙。

  我奇怪,诸葛亮公元234年去世,蜀国263年灭亡。按说这时诸葛亮与刘蜀小朝廷的事早已了断,而这个该不该建祠的纠纷,民间与朝廷的较劲竟一直持续到清朝康熙年间,长达一千多年。这只能说明封建礼法之残酷,也说明民心之顽强,终究还是老百姓胜利了,而朝廷最后也只勉强保留了一块遮羞的牌子。但民间还是不管什么昭烈庙,总是直呼武侯祠,只承认武侯祠。

  我当时正在筹写另一篇文章《大无大有周恩来》,随即联想到周恩来去世时“四人帮”正当政,当局不许悼念,但是天安门广场仍堆满了花圈,十里长街送灵的人望不到头。很长时间官方也一直没有给周恩来建什么纪念馆,但远在日本却出现了第一块周恩来纪念诗碑,而京城以外的纪念馆也一个一个地涌现出来,真是民心难违。这种历史的联想更加深了我对周恩来的理解,直到8年后我发表《大无大有周恩来》时,在文中将他们两人做了对比,实现了一次人格上的隔空共鸣。

  凡经典的东西,无论是人是物,总能让人生发出无限的联想并借以有新的思想和行动。诸葛亮是一个有战略思维的政治家、勤政有为的忠臣、廉洁自律的高官。他一手帮刘备创立了蜀汉政权,造成三国鼎立,他的《出师表》《诫子书》千古传诵,无论是立功、立言,还是做官、做人都够经典。毛泽东说,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乏以思想品行影响后世的人,前者如诸葛亮、范仲淹,后者如孔孟等人。要知在毛泽东眼里,“秦皇汉武”只够得上个“略输文采”,可知他对诸葛亮的敬重。

  可惜诸葛亮早亡而大业未成,这又是一个悲剧。这一切使他成了一面历史的多棱镜,在他身上能折射出各种光彩,众多的仁人志士也都借他一吐胸臆。千年来,凡过武侯祠者无不扼腕叹息,留诗著文,于是古今交汇,人神感应,武侯祠就成了一座集传统文化和各种感怀的历史博物馆。如岳飞手书的《出师表》,杜甫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直到今人陈毅的题词:“人们敬慕孔明反胜昭烈,其何故也,余意孔明治蜀留有遗爱。”遗爱愈厚,念之愈切。诸葛亮连同纪念他的武侯祠,已经成了一个传统文化的载体,一个历史航程中的坐标。

  但是诸葛亮还有一点与其他名人不同,他深深地植根在民间。从他的家乡山东直到躬耕的南阳、行军的汉中、殉职的五丈原,甚至他从没有到过的地方,诸葛亮庙、祠不知有多少。这主要因两点,一是由于《三国演义》的塑造渲染,他已经成为聪明智慧的化身。人们在生活中也需要这样一个榜样;二是如陈毅那个题词所说,他对部下、对百姓确实有一颗爱心。

  近几年我因为采写古树,在西南的云贵川跑得比较多,这是当年诸葛亮的主要活动区域。蜀汉时期这里大都是蛮荒之地,诸葛亮的苦心经营真是遗爱多多。在剑门关下路边有一种灌木,结红果,初冬时节仍明艳可人,可食,当地人叫“诸葛行军粮”。贵州有一座“象祠”,“象”传说是“舜”之弟,原本冥顽不化的浪子回头,诸葛亮便为他立祠以开化当地土人。王阳明曾作《象祠记》,留下了那句名言:“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云贵多瘴气,诸葛亮教人种茶饮而防病,至今西双版纳一带还奉他为茶神,建有诸葛亮庙,年年祭拜。这些虽是传说,相信还是有些史实依据。这与人们把关羽封为财神还是有点不同,关羽并不经商,生平也与发财无关,大概人们敬重他的忠义,要借助他的威力。而诸葛亮是创有大业,遗有真爱,是亦人亦神。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布衣词人姜夔和他的《续书谱》

下一篇:30岁前的孔子在干些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