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制作
简牍形制
《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中有关简册的最早记录,让有些研究者认为简册的出现可追溯到殷商时期。从殷商到魏晋,近两千年时间里竹木简牍是最主要的文字载体之一,学者把这段时期称之为“简牍时代”。20世纪是简牍大发现时代。自20世纪初以来,全国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简牍,其中甘肃境内出土了先秦至魏晋时期的简牍近7万枚。简牍出土地点有汉塞烽燧、汉晋驿置,以及秦汉晋墓葬等各类遗址;简牍内容既有官私文书、也有艺文典籍等。这些简牍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全面展示了简牍时代中国古老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等。
简牍是纸张发明前中国古人用于书写的文字载体。根据长宽尺寸,分为不同类别:长条形较窄的称简,长方形较宽的称牍,多棱形的叫觚,还有两行、楬、封检、削衣等。从材质来说,南方多竹质简牍,北方多木质简牍。
简或称札,一般长约23厘米,一般每简写一行字,宽度在0.5-1厘米左右,根据材质不同,分为竹简和木简。我国南方盛产竹子,所以目前发现的多为竹简,而西北地区气候干燥,竹子较少,多为木质简。所用木材一般为胡杨、红柳、松木三种。
两行比简稍宽,一般约2厘米,宽度是单行简的2倍。因每简书写两行文字, 称为“两行”简, 既可以编联也可以单独使用。目前发现的有平面两行和脊面两行。
牍是比两行还要宽,有的可宽至6厘米,长度多与普通简相同,多为木制,用来写信、契约或抄录医方、历谱等,墓中发现的牍大多用来记录随葬的物品目录。
觚是将圆木棍削成有多个平面的多棱形,有三面、四面,多的甚至有八面。多用于抄写檄书,临时起草用,有的用于练习写字。
检是传递文书、信札或财务时所用的封检,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两行式的宽简,题署收件人的姓名和传递方式。另一种是用于传递机密书信或财务时所用的加封泥盖印章的封检。机密书信用上下两片木牍做成,下牍称函,用于书信,上牍称检,封盖函牍。检上有捆绳的刻沟和置封泥的方孔,以便绳封盖印。传递财务的封检只有一片木牍,中间凹下。
楬是一种短而宽的木牌。有的首端作半圆形,中间有一小孔。有的首端两侧各刻一凹口。皆做系绳只用。多系与簿册或器物之上,题写名称,犹如标签,所以也称签牌。削衣也叫柿,是古人删改文字时,从简牍上削下来的薄片。
东汉王充《论衡·程材篇》记载:“截竹为筒,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大者为经,小者为传记。断木为椠,析之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牍。”由此可知,简牍的制作可以分为备料、片解、修治和杀青等诸多程序。
甘肃简牍所用材料多就地取材,以西北地方常见的耐盐碱、耐旱的红柳、胡杨及松木,及竹质材料。其中红柳、胡杨均出自本地,且多用于簿籍、爰书。松木多用于各类官文书和重要簿籍,竹质则多用于各种书籍。
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便于书写,并免虫蛀,这道工序叫汗青,将竹火炙去汗后,刮去青色表皮,以便书写和防蠹杀青,这就是杀青,杀青完成后,简才能供书写所用。汉刘向《别录》中说:“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古人以“汗青”喻史书,如文天祥就写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木简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杀青”工序, 文献没有记载, 陈梦家考察武威出土的木简, 认为除少数受潮弯曲外, 十分之九都是平直的, 是经过风干工序的。
汉字“册”在甲骨文作“ ”,像用绳将一枚一枚的简札编联起来。我们今天说的一册书两册书,也是表示将一页页的纸装订在一起就成了一册。在古代人们用丝线或麻绳将简编联成册。为了在编连时将竹简固定住,竹简的侧面刻一个三角形的契口。按照简的长短,又有二道编、三道编,以至四道以上的编联形式。孔子因为喜欢读《易》这本书,把串联简册的编绳磨断多次,后人就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上一篇:嘉峪关地名中传递的历史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