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文化新闻   阅读:

  辽宁发现红山先民“住址”

  ——实证红山文化从渔猎走向农业定居

  经过考古发掘,我们已了解到5000多年前,红山先民围绕牛河梁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坛、庙、冢等祭祀建筑址。然而,他们居住在哪儿、生活状况如何却是一个谜,不仅困扰了考古专家多年,也直接影响了红山文化研究的成果进程。日前,记者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文物保护中心)了解到,在距离牛河梁遗址仅仅6.5公里的上朝阳沟村,发现了一处大型红山先民的聚落遗址。

  上朝阳沟遗址地处牤牛河支流东岸,东距牛河梁遗址约6.5公里,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目前牛河梁遗址周边地区调查发现的面积最大遗址,考古人员去年实际勘探面积大约10万平方米,发现了27座房址。根据勘探情况分析,这些房址平面近似“凸”字形,为直壁、平底的半地穴式房屋,建有长门道。这一新发现连同先前的挖掘不仅丰富了红山文化考古,同时也颠覆了以往许多固有认知,让红山文化研究更进一步。

  新认知 9座石砌护坡组成建筑群,说明红山先民社会动员能力强大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辽宁省凌源市和建平县的交界处,第一地点位于牛河梁遗址中心位置的一座海拔最高的山梁上,最高点海拔672米。第一地点1983年首次发现,经过考古工作确认了这一地点共有4座建筑址,其中1号建筑址“女神庙”经过试掘,根据保存的建筑基础、建筑构件以及大量泥塑残件,初步确定这座建筑是红山先民用于祭祀的“庙堂”。3号建筑址位于遗址的东部,是一座半地穴式建筑,出土了大量的折沿筒形器残片,其中大部分可以修复。4号建筑址位于第一地点东北部,初步可以确认是一座有柱洞和地面灶的大型半地穴式建筑。2号建筑址是第一地点面积最大的遗迹,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早期的考古研究认为,2号建筑址是由三座山台式建筑构成的“品”字形建筑群遗迹,经新的考古发掘初步确认,这里是由9座石砌护坡台基建筑组成,总面积达到十余万平方米。

  红山文化研究专家、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文物保护中心)名誉院长郭大顺表示,发现的石砌护坡也能起到“墙”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讲牛河梁第一地点就是一座城。

  此外,考古人员在3号台基上发现了与祭祀活动相关的遗迹、遗物。垫土层中出土的大型彩陶缸、彩陶盆(盖)、筒形罐、灰陶钵、圆陶片组合有可能是《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中记载的与“祼礼”祭祀行为相关的器物组合。

  新认知 出土人骨测定显示以食谷物为主,说明红山先民从渔猎走向农业定居

  红山文化早期的先民有着怎样的生活状态?他们的“村落”是什么模样?以位于辽宁朝阳建平地区的马鞍桥山遗址作为研究样本,考古人员经过多年科学系统、认真细致地发掘,给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答案。

  马鞍桥山遗址位于朝阳市建平县太平庄镇石台沟村的一处山坡上,是一处集合了居住、祭祀、墓葬于一体的红山先民聚落址。五六千年的沧桑岁月并未对这处遗址改变太多。站在发掘现场,环视四周,远处山梁纵横,交错不一;山脚下,老哈河的河水潺潺流淌,昼夜不息。可以看得出,几千年前,红山先民特意选择了这处依山傍水、可以遮蔽风寒的有利地势来作为他们的“村落”。

  在一个大型祭祀坑内,考古人员发现了整套的农业工具,其中包括播种用的石耜(犁)、收割用的石刀、加工谷物时使用的石磨盘和石磨棒。一件涂有红色颜料的石耜也一并出土,由此可见,这些农业工具是专门用于祭祀活动的。

  这一发现表明,红山先民除了对具象的神明(牛河梁女神庙)、祖先(积石冢)进行祭祀外,还对生业活动进行祭祀,这是对红山文化祭祀对象认识的新突破。

  此外,考古人员在对房址内的人骨进行科学检测后发现,马鞍桥山遗址的红山先民以食用谷物为主,再结合出土的成套农业工具,说明6400年前的红山先民已开始农业定居生活,这打破了“红山先民以捕鱼与狩猎相结合方式生活”的认识。

  选择依山傍水的山坡定居、从事农业生产、举行祭祀活动,红山先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开展正逐渐变得具象而丰满。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文物保护中心)副院长李新全告诉记者,通过这次考古勘探以及下一步的发掘工作,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上朝阳沟遗址的房址结构及聚落布局,填补牛河梁遗址周边地区大型聚落址发现与研究的学术空白,为继续寻找红山文化其他大型聚落址提供参考资料,从而为最终探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红山模式提供实证材料。

  新认知 遗址从90余处增至500余处,红山文化横跨三省区20万平方公里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从藏品开始讲述,走向浩瀚的世界

下一篇:冬奥大屏入藏中国电影博物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