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作家成为影片的主演,如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的贾平凹、余华、梁鸿等;一些作家成为直播间的主播,如作家莫言、张炜、梁晓声、易中天等。从2011年的《他们在岛屿写作》到最近播出的《我在岛屿读书》,很多作家从幕后走到台前,频频“出圈”。近日开播的大型人文谈话视频节目《文学馆之夜》则从馆藏文物开始讲述,邀请作家、学者等畅谈,引起热烈反响。
倾听时代,呈现时代
“让我们谈论与文学有关的一切。”在《文学馆之夜》的每一期开头,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的手合在巴金的手模印上,推开文学馆的大门,走进《文学馆之夜》的拍摄棚。《文学馆之夜》是中国现代文学馆与腾讯新闻、南瓜视业内容团队开展的一次新尝试。主创致力于将作品背后的写作者推到前台,呈现“有文学的人生”,从而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帮助更多读者跨越阅读的门槛,迈入严肃文学的殿堂。
创作团队试图呈现时代的样貌,倾听时代的呼吸,抚慰时代的焦虑,把握时代的真问题。李敬泽表示,《文学馆之夜》不是课堂,不是网络教室,而是“像一个老朋友和你聊聊天,聊与文学相关的事”。所以,李敬泽化用鲁迅先生的名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给《文学馆之夜》定位。
正因《文学馆之夜》聚焦“和文学相关的一切事物”,所以还给演员刘德华发过一份访谈邀请。他当时正在拍摄《流浪地球2》而未能赴约,但他特意给《文学馆之夜》复信,表达遗憾之情。
文学如何拉近与当代人的关系?《文学馆之夜》制片人李蔚超介绍:“每一期节目都是从文学经典出发,看待今天的生活。”
鲁迅开启的现代人与故乡的情感模式至今影响深远,而开启《文学馆之夜》,则是为今天的人们找回精神上的故乡。2月5日,《文学馆之夜》第一期节目《创造我的故乡》在腾讯新闻播出,播放量超过800万。在这期节目对谈中,李敬泽、贾樟柯、双雪涛、李蔚超给出了思辨意味强烈的回应:所谓现代意义上的故乡,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近百年才产生的经验,如果没有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就少有人向往故乡,也少有人珍视故乡。百年易过,今天中国人的心中依然荡漾的是两个文学家的故乡,一是鲁迅的故乡,一是沈从文的故乡。这就是文学的穿透力与概括力,不论南北,今天人们其实并没走出鲁迅与沈从文的世界。
穿越岁月,展示珍藏
除了故乡,《文学馆之夜》还将带读者探讨更多的话题。比如第二夜谈养猫,源于冰心一生爱猫,她养的“咪咪”融入许多当事人的记忆,而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恰好有一只“馆猫”,大家戏称它是“馆长助理”,它经常趴在冰心的纪念碑上,俨然是一只“懂文学的猫”。
此外,第三夜谈当代人的说话之道,灵感来自馆藏的老舍手稿《多编好相声》;第四夜谈父子关系,从文学馆内朱自清雕像想到他写父子关系的名篇《背影》;第五夜谈脑机接口,是因原来鲁迅和梁启超在上世纪就把科幻小说引入了中国;第六夜谈跑步文化,从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入手,聊到中国作家里谁喜欢跑步;第七夜谈人类面对衰老与死亡的永恒命题,是因科幻文学中经常看到关于“长生不老”的想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学馆之夜》会客厅中陈列的书籍、照片、文具等,是从中国现代文学馆的90多万件藏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其中包括作家萧军收藏的鲁迅像、朱自清在抗战后回清华大学时使用的皮箱、曹禺用过的镇纸等。中国现代文学馆是我国第一座文学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学博物馆,收藏了鲁迅、巴金等文学大家的珍贵手稿、书信。这些弥足珍贵的珍藏,历经时代风雨,撑起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
应时而变,沉淀经典
南瓜视业团队采用视频化的方式来展现文学、展示中国现代文学馆。在前期录制的过程中,拍摄了许多馆藏珍品,包括《呐喊》的初版本、老舍的手稿、冰心的书房等。在后期制作时,还对片中涉及的作家、书籍进行了视觉化展示。除了用每集几十分钟来传播思想,主创还用提炼金句的短视频来多点触发,让文学可视可听,惠及万千。
《文学馆之夜》总策划、腾讯新文创研究院院长岳淼表示:“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国文学一直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之声。《文学馆之夜》是文学和影像的牵手。文学的胸怀是开阔的,对创新的包容,让文学始终能保持应时而变的生命力。作为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创新是网络文学的生命之源。而沉淀经典是网络文学一直以来的文化志向。以生生不息的文化使命点亮新时代文学的灼灼之火,我们将把中国好故事一直讲述下去。”
上一篇:流失国宝回归之路惊心动魄
下一篇:辽宁发现红山先民“住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