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史中蕴含着太多值得述说的动人故事——这已然是今天电视剧创作者的共识。曾经风雨如磐的岁月,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引领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历史,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人民当家做主,日月换了新天,这个文明古国的一切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当下回望过去,能够提醒我们不忘一路走来的初心,并激励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正在热播的革命历史剧《啊摇篮》,创造性地将目光对准一群不拿枪、不带兵的托儿所保育员,向人们展现了那段光荣历史的另一重侧面、一段鲜有的女性视角下的峥嵘岁月。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儿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剧中引用泰戈尔的诗句,阐明了保育员的职业精神和革命信仰,也映射出无数平凡的革命工作者的内心写照。他们或许并不属于革命的正面战场,但依然谦逊而专注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守护着红色血脉,让革命的果实和花朵生长得更加茁壮。
土窑洞到保育院
《啊摇篮》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成立托儿所,以所长丑子冈(海清饰)为代表的众多革命工作者为保护红色后代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革命经历。
初看《啊摇篮》的故事,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丑子冈带领的延安保育队伍筚路蓝缕开辟事业的艰辛。在敌人的包围封锁之下,根据地的物质条件异常艰苦,一颗糖、一剂药都是稀缺物资,更遑论筹建一间条件可靠的托儿所。困顿之中,丑子冈和保育员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从零开始,将完全无法住人的六口土窑洞,改造成了根据地第一个正规的保育机构——中央托儿所。至此,孩子们有了温暖的栖身之地,浴血奋战的革命者们免除了后顾之忧。
许多观众都难忘这样一个细节: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健康食物,丑子冈连买带借,几乎跑遍了整个延安。她到处拼凑鸡蛋和小米,连自己家里的最后一口铁锅也搬到托儿所,只为了给生病的孩子熬上一碗粥。可以说,丑子冈虽然身处后方、远离抗日前线的烽火,但是在另一个捍卫生命的“战场”上,她依然奋不顾身且战果卓著。
共同体与大家庭
仔细品味《啊摇篮》的故事,不难发现,剧中以丑子冈为代表的保育员与孩子们之间,有一种颇为特殊的情感关系。这种感情不以血缘关系作为基础和纽带,但其中包含着不亚于亲情,乃至超越亲情的热忱和真诚。例如,丑子冈为了照顾好托儿所的孩子们,连自己的孩子生病都无法顾及;当托儿所遭到了敌机空袭,保育员们的本能反应,无一例外都是将孩子护在身后,没有一丝迟疑。不禁让人思考,如此深情究竟因何而起?
其实,这种感情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啊摇篮》中,丑子冈在接下托儿所所长重担前,也经历过一番纠结与困惑。但最终促使她下定决心的是这样一种信念:革命不是为了自己这代人,而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看到光明的未来。不论是谁的孩子,都是革命者大家庭的一员,都是革命的火种、未来的希望。
可以看到,丑子冈之所以能够对托儿所的孩子们视如己出、付出百分之百的心血,是因为在革命的过程中,包括丑子冈和孩子们的父母在内,所有革命者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大家庭”关系。这种关系不以血缘或利益为纽带,更不是小圈子、小团体之间的狭隘“义气”,而是出于对共同的革命理想、信仰与事业的高度认同。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革命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正是这种在中华大地上从未出现过的真诚、平等而包容的共同体关系,才让“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从口号变成了现实。
“小理想”成“大情怀”
在更高也更广阔的层次之上,《啊摇篮》试图呈现的,其实是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中国社会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原本是“一盘散沙”因而受尽苦难的中华民族,为何能凝聚成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啊摇篮》通过唐素素这个人物的成长,折射中国革命带给普通中国人的成长蜕变。
身为大城市中长大的进步青年,唐素素一开始对革命抱有的是浪漫的个人情怀。在她看来,革命就是一场追求理想、实现幸福的征程。然而,在保育院的工作经历,让她学会了超越小我小爱,将个人的理想融入更加宏大的事业当中。
下一篇:《小舍得》:源于教育终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