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育观察   阅读:

  原标题:【光明时评】又“唱”又“玩”的选修课有大学问

   厦门大学物理学教授蔡端俊“跨界”赏析京剧,带学生欣赏珍贵的黑胶唱片,教学生唱名篇名段。他所开设的《国剧赏析》深受学生喜爱,堂堂爆满,又“唱”又“玩”的选修课成了厦门大学校级核心、一流通识课程。近年来,高校里的传统文化课程花样不断翻新,创意层出不穷,让学生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并成长为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是深入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年重任在肩,高校责无旁贷。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深度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积淀,外化出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等多种形式,要通过教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根植于学生心中。如此,方能增强学生的文化价值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新时代的华章。

  拿传统戏曲来说,其并不是不受欢迎、没有市场,而是没有找到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于国学、国风、国艺、国技,需要探索有效的输出与演绎形式。用鲜活的、生动的体验和实践,立体呈现饱满的艺术魅力,必能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深深埋进学生们的心中,激发他们的关注和兴趣,唤醒他们的热情,增进理解与感受,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传承,离不开对传播方式的创新,须努力构建多元互动的教学体系,通识教育就是很好的载体。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充足的富有人文性的文化资源和教育素材,可以作为发展通识教育的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也是在人才培养上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这一时代主题的回应。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通识课应如何呈现?转变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产生文化精神层面的深度吸引并不容易,要在形式上不懈探索,更要落实到精神传承上。不论是何种文化形式,最终目标都是要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深植于青年学子心里,使其真心诚意地产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文化精神传承是主旨与灵魂,相关的一些文化技艺传承是载体。如何丰富这一载体,使其更加为青年人乐于接受,是广大教育者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正如蔡端俊教授所言,任何东西,只要你投入进去“玩”一下,都是很有意思的。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一定是实现文化传承的第一步。如何把相关课程上得既专业又有趣,调动学生们参与的热情,高校及教师有广阔的探索空间。

  大学阶段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人生的这个重要阶段,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滋养与熏陶,将对人的一生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让青年学生充分领略并感悟传统文化之美,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写出新的时代篇章。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正确认识并理性看待学位预警

    下一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不能被一点点磨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