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育观察   阅读:

  学科文化是我国高校的支配性组织文化,文化差异横亘于各学科之间,学科文化的差异化使各学术共同体更关注共同体内部的群体“繁衍”,即固守自身的学科领地,而不是多元学科的融通。高校不同学科组织(院系)之间彼此分离,学科间互动的动力不足、机制不畅;学科内部松散联结,学科成员习惯于“单打独斗”,主要以类似于“个体户”的形式开展科学研究,局限于各自研究领域。学科指向的科研组织形式及与之匹配的组织制度造成高校学术研究组织各自为营、分化发展,甚至出现门户林立的现象。各自为营的学科组织文化不鼓励跨越学科界限的研究活动,制约着高校多学科力量的充分整合,无形中抑制着交叉学科研究文化的形成,也阻碍了交叉学科研究的顺畅开展。

  高校发力交叉学科研究的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发挥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各类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发挥人才济济、组织有序的优势,形成战略力量”。面对科技领域、现实社会问题日趋复杂化的局面,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彰显,高校应发挥组织能力,着力夯实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制度和文化根基。

  一是创新交叉学科研究组织形式。

  高校交叉学科研究的深入开展需要依托专属的组织载体,即交叉学科科研组织。高校要着力破除传统学科组织壁垒,创新组织形式,创建新型交叉学科科研组织。首先是创建“特色型”实体交叉学科科研组织。高校应结合本校优势学科资源及关键领域技术创新需求,高效聚合校内分散于各学院(学科)的资源,在学校层面打造特色鲜明的实体交叉学科科研组织,采取独立建制,逾越传统学科组织的阻隔,在校级层面建立统筹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载体。其次是创建“任务型”虚拟交叉学科科研组织。高校可充分发挥多学科资源汇聚的优势,组建非实体交叉学科科研组织。虚拟交叉学科研究组织以交叉学科项目团队的形式运作,主要承接国家及区域重大战略项目、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等,以项目任务为依托组成不同的交叉学科科研团队。“任务型”虚拟交叉学科科研组织极具灵活性,可以根据科研任务的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若项目任务完成可解散团队,根据新的项目任务组建新团队,若项目任务完成后衍生出新的研究课题待攻克,可通过交叉学科科研团队持续开展研究。发展成熟的“任务型”虚拟交叉学科科研组织可建设成为“特色型”实体交叉学科科研组织。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保障交叉学科研究组织运行。

  交叉学科研究组织若无适切的制度予以支持,便难以有效运行。一方面,国家层面应改革外部评价导向,加强制度引导。优化完善现有学科评估机制,在学科评估之外,制定适切交叉学科及交叉学科研究组织的评估方案,扭转对高校科研成果评价一味偏重学术性的导向,突出对科研成果促进国家战略实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的考量。同时,加快建立交叉学科研究成果评价机制,探索建立组织全国高校多学科专家协同评定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制度,制定评价流程、评价标准的国家范本,并引导高校内部建立相应评价制度。此外,支持新创一批交叉学科期刊,为交叉学科研究人员提供共同体交流平台。另一方面,高校层面应探索构建适合交叉学科研究组织的制度体系,为教学科研人员从事交叉学科科研活动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学校层面针对从事交叉学科教学科研活动人员制定专门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评价、工作量计算、职称晋升制度;其次,针对虚拟交叉学科科研团队等兼职参与交叉学科研究的人员制定联合聘任等灵活聘任制度,打通与其原聘任制度之间的衔接通道;再次,设立交叉学科科研组织专项建设资助及激励制度,尤其在组织初创时期通过种子基金等形式提供资金支持与孵化扶持,对争取到国家、区域、行业企业关键领域科研项目的交叉学科团队给予配套经费支持。

  三是促进高校形成跨学科、跨界交融的组织文化。

  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应以新质量观和新发展观引领高校实现组织文化的转型与创新。首先,加快推进高校交叉学科建设,制定交叉学科建设专项计划,促进高校学科交叉融合,逐步丰富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交叉学科体系,扩大交叉学科试点范围,实现高校多元学科文化兼容互促,为学科融通创新营造组织氛围。其次,高校应塑造主动契合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外适文化,打破仅关注学科自身发展需求的内隐文化,支撑高校开展服务于外部现实需求的交叉学科研究行为。高校可广泛邀请政府相关部门人员、行业协会代表、企业专家等多元主体参与交叉学科交流与科研合作活动,促进高校内外部组织文化深度融合。再次,高校要将塑造跨学科、跨界融合组织文化纳入发展战略,加强学科交叉理念自学校顶层至基层学术组织的传导;借助交叉学科研究组织及制度建设孕育制度文化,促成交叉学科行为;建设开放式交叉学科研究大楼、交叉学科研究实验室等有助于交叉学科交流合作的物理空间,塑造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劳动课上什么,怎么上,如何评? 有了“烟火气”的劳动教育值得期待

下一篇:退出国际排名的背后 是对待排名的“平常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