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育观察   阅读:

  新华社郑州5月27日电 又是一年毕业季,对毕业生来说,论文通过是一急。为了防止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很多高校将重复率作为论文审核的一道硬杠杠。于是,一些商家通过电商平台推出有偿“降重”服务。据报道,有的商家一天能接150单,生意兴隆。

  这里的“降重”,是指把抄袭的内容改头换面,使其难以被察觉,实质上还是造假。论文造假败坏学术风气,违规;侵犯知识产权,涉嫌违法;以此牟利,则可能涉嫌犯罪。

  要想有效“降重”,必须达到一定学术水平。一些卖家透露,当枪手的很多是高校老师。这就需要高校加强监管,杜绝老师参与其中。没有了枪手,这门生意也就做不成。

  “降重”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提供渠道的电商平台难辞其咎。指望商家自动退出,绝无可能。面对滔滔舆论,电商平台主动封掉此类商家是首选,免得被指挣脏钱。此外,执法部门也不妨主动作为,铲除此类毒瘤。

  毕业论文是每个毕业生拿得学位必须翻过的山。虽然有难度,真正翻过去,收获的是能力与自豪。靠“外挂”即便通过,在获取论文等信息如此轻松的今天,保不准哪天也会“爆雷”。到时“人设”崩塌,悔之晚矣。

  该吃的苦吃了,该受的罪受了,内心踏实,问心无愧,人生路才能走得扎实。(新华社记者刘怀丕)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清华毕业生做家政是无奈的“下嫁”吗

    下一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家长需保障孩子休息娱乐时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