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三体》之后,刘慈欣的《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流浪地球》又陆续走向海外,中国科幻作家陈楸帆、郝景芳等人的作品也逐渐被海外科幻迷所熟知。
“西方对中国科幻小说的浓厚兴趣始于《三体》,但中国还有很多值得一读的科幻作品。”美国在线杂志《连线》列出了一份“每个人都应阅读的最佳中国科幻小说”榜单,陈楸帆的《荒潮》、刘宇昆翻译和主编的中国当代科幻选集《碎星星》等都榜上有名。
映照中国科技发展
是什么让中国当代科幻作品在海外火出圈?不可否认,源源不断的创作热情和优质的原创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但出色的译者也至关重要。科幻作品的翻译,更要求译者熟稔语言切换、科学常识以及作品背景。
2012年,身兼科幻作家、程序设计员、律师等多种职业的刘宇昆被选为《三体》的译者。2019年,《纽约时报》在一篇名为《中国科幻如何征服美国》的文章中,讲述了这位美国华裔如何将中国科幻小说助推至世界舞台的故事。
在《纽约时报》看来,《三体》不仅让刘慈欣和中国科幻小说走向世界,也反过来让刘宇昆成为中国作家寻求西方读者的重要渠道。
“刘宇昆注意到,从硬科幻、赛博朋克到反乌托邦题材,中国科幻小说领域充满活力。”《纽约时报》报道说,“在过去几年间,刘宇昆翻译了数十位中国作家的数十部科幻作品,其中多数是由他自己发掘的。”
美国卫斯理学院东亚系教授宋明炜认为,在“《三体》热”之前,西方出版商几乎没有注意到科幻小说在中国的兴起,是刘宇昆的翻译让这些小说跨越国界,拥有了更多受众群体。《三体》获得雨果奖时,刘慈欣也在获奖感言中表示,在中文和英文两个遥远的文化“星球”之间,有一艘飞船将它们连接在一起,那就是这本书的译者刘宇昆。
从科幻文学走出国门,到科幻大片亮相海外银幕,美国《外交学人》杂志认为,中国科幻方兴未艾。有外媒指出,这正映照着中国的电影制作水平提升,以及科技发展、国力日益增强的大背景。
刘慈欣表示,《三体》的成功与中国科技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中国正处在高速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点像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美国,那也是科幻小说的黄金时期。人们眼中的未来充满魅力与希望,同时也充满威胁和挑战,这为科幻小说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眼下,中国科幻作品的海外译介以及科幻作品的影视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创作力量涌入,中国科幻一定会迎来更加璀璨的明天。希望在未来中国能有更多科幻作品走向世界,走进海外受众的内心深处。(弦子)
上一篇:2022年报告文学:讲好新时代故事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