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壁垒打通了,走出国门的花椒企业越来越多。“以前产品以传统外贸方式出口,只局限于几个固定客户。现在通过跨境电商,我们能把自己的品牌‘打’出去了。”在江津区从事花椒生意10余年的丰源花椒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华忠说。
“我们立足关区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地做好电商出海推动工作,已指导11家本土传统生产企业及物流企业拓展跨境电商业务,一对一帮助企业解决花椒等20余种商品的海外认证难题。”夏振国说,“目前正围绕汽摩配、花椒农产品、笔电产品、刀具、内衣等传统优势行业,开展‘跨境电商出口+本土产业带’孵化工作,让‘重庆造’远销海外。”
数字赋能监管,增强企业获得感
手机一扫码,就可了解所购跨境商品的全流程通关信息。这一场景能成为现实,得益于重庆海关实施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渠道双码溯源改革。
商品条码由一串数字符号构成,通常印刷在零售商品的外包装上,可以看做商品的“身份证”和“通行证”。夏振国说:“通过运用商品条码,把需要申报的商品要素信息统一成标准状态,将企业货品条码信息纳入海关基础数据库,能打破监管部门与企业间的数据壁垒,降低企业合规管理成本,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这对消费者同样是个利好。夏振国介绍,消费者可以扫描溯源码与商品条码,对比购买商品的贸易商、区内仓储企业、申报报关单号等信息,消除购物疑虑。
通过双码溯源优化跨境电商监管流程,只是重庆海关利用数字技术创新监管服务、构建跨境电商业务绿色通道的一个缩影。作为外贸新业态,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海关部门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在西永综保区,一个独特的大型黑色“仓库”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仓库”内,查验分拣、信息监控、电子闸口等系统正全自动运行。
前不久,一批以跨境电商模式出口的纸巾、衣架等日用消费品在这里进行查验通关。在海关关员监管下,商品经验封、扫码入库、上线查验、开箱复验等一系列环节流转后,顺利高效通关出海。
“这批货物能顺利高效出海的原因之一,是重庆海关在西永综保区创新设立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中心,打通了综保区与空港的‘最后一公里’。”西永海关跨境电商监管科副科长滕飞说,“原先货物装箱后,到达口岸还得再开箱检查。现在在监管区内直接装箱,到口岸后不需二次查验。”
为确保跨境电商出口货物顺利高效通行,重庆海关积极完善系统智慧监管模块。“我们依托西永综保区的智慧综保平台,在卡口设置了‘跨境电商专用道’,开展7×24小时预约通关查验,实现通关零障碍。”滕飞说,“目前已实现‘综保区—口岸’卡口联动放行,跨境电商出口货物全程‘一次查验、一次装运、一次放行’。”
“现在我们的货物在西永综保区进行集货申报,经海关查验放行后装箱,到了机场后就可以直接上飞机。”物流承接商重庆米多奇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实打实的受益者。企业相关负责人说:“每年我们能节约仓储、人员配置等成本约300万元。”
为推动跨境电商发展,重庆海关通过数字赋能,不断优化监管举措。支持跨境电商企业“一地备案,全国通用”;提供“简化申报”“清单核放、汇总统计”……随着一系列支持政策落地实施,重庆跨境电商的发展迎来更多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21日 07 版)
- 2023年全国林草科技活动周启动 首批57个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公布
- 央行发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货币政策有力支持经济发展
- 专项债券不能“一拨了之”
- 高科技产品到底有何精妙之处 ——来自中关村论坛的报道
- 科技部等12部门发文 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财经观察:抢占科技发展高地 推动半导体创新能力整体跃升
- 他们为小朋友建起线上“天文馆”
- 大都市如何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 新工具让文献检索进入AI模式
- 以科技打造品牌力 高端化、智能化成车企发展新趋势
- 神舟十六号出征 这些技术功不可没
- 5月份制造业PMI小幅回落 非制造业延续恢复性增长
- 邮储银行发布首份《环境信息披露(TCFD)报告》
- 邮储银行开展2023年度“金融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
- 敦煌市黄渠镇:牛倌养牛忙 “犇”向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