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集中供冷并非刚需,大面积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有较大困难。滕林说,对于已建成的住宅,原本各家已经安装空调,集中供冷要二次改建,需要重新铺设管道。改建成本过高“劝退”了大部分用户。而受制于建筑标准、民商用电价差异等因素,在相关部门没有进一步明确政策的情况下,新建住宅要接入集中供冷,也存在一定难度。
滕林说,由于未收取设备接入费,其公司收取的计量冷价除了包括电费、人工费、维修费外,还包括设备的折旧费和资金利息,“所以实际支付冷费的物业公司都认为,相对于中央空调,使用集中供冷冷费更贵”。
白首跃说,以往集中供冷项目集中在新开发的商务中心等高密度开发区域,一方面是在政策没有倾斜和补贴的情况下,必须要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受制于供水温差限制,集中供冷范围一般在半径1.5公里以内,无法像集中供热可覆盖半径20公里以上的范围,使得单一冷站可服务范围较小。
此外,集中供冷虽然从宏观经济性角度能效更高、价格更低,但不同的项目和使用场景,收费价格不同。如果区域内多数用户都使用供冷服务,分摊费用不高,但如果用户使用比例不高,分摊费用会较高。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城市践行“双碳”战略有效路径之一,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政策不断倾斜发力,集中供冷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步入快速、有序发展的轨道。
新华社深圳8月24日电
上一篇:长沙银行2023年半年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0.61%
下一篇: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百分之七十七 消费“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经济新方位)
- 2023年全国林草科技活动周启动 首批57个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公布
- 央行发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货币政策有力支持经济发展
- 专项债券不能“一拨了之”
- 高科技产品到底有何精妙之处 ——来自中关村论坛的报道
- 科技部等12部门发文 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财经观察:抢占科技发展高地 推动半导体创新能力整体跃升
- 他们为小朋友建起线上“天文馆”
- 大都市如何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 新工具让文献检索进入AI模式
- 以科技打造品牌力 高端化、智能化成车企发展新趋势
- 神舟十六号出征 这些技术功不可没
- 5月份制造业PMI小幅回落 非制造业延续恢复性增长
- 邮储银行发布首份《环境信息披露(TCFD)报告》
- 邮储银行开展2023年度“金融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
- 敦煌市黄渠镇:牛倌养牛忙 “犇”向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