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师成长课堂   阅读:

  随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新鲜出炉,艺术教育如何教,学生怎样学,成为学生及家长普遍关注的话题。

  将在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的新课标,修订幅度不小。艺术课程设置得到进一步强化——艺术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其中一至二年级包括唱游·音乐、造型·美术;三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相关内容;八至九年级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学生至少选择两项学习。更值得关注的是,艺术课程九年总课时比例为9%~11%,已超过外语6%~8%的总课时比例。

  从掌握技能转向核心素养培育

  事实上,加强美育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去年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明确表示,要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进一步完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落实各学段美育课程基本要求,不断拓宽美育课程领域。强化美育教学与实践,构建并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基本素养+专项艺术特长”等教学模式。

  而新课标的颁布,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笔者认为,新课标进一步夯实了学生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拓宽了人才培育的路径与维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标准的出台,并非一劳永逸,如何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到实处,真正为学生全面多样化成长提供舞台与空间,才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当前一些中小学校在美育方面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总体而言,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美育尚属薄弱环节,课程开课率不足、艺术师资短缺等问题,制约着学生在学校的艺术能力习得。可以说,目前学生艺术特长培养主要依靠家庭教育、课后艺术辅导和校外艺术培训等。艺术类校外培训虽弥补了中小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不足,却也易于使美育进入“重技能、轻素养”的认识盲区。必须强调的是,美育不能简单等同于技能教育,也不应该成为升学的捷径,异化美育全面育人的本质。不是所有的艺术类教育都是为了培养技术卓越的特长生,而更是要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得到美的滋养,进而提升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这是学生得以全面成长与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

  正因如此,厘清艺术教育“如何教、教什么”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明确,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这也意味着,引导学生从单纯掌握音乐知识技能转向核心素养培育成为应有之义。这无疑对传统美育教学模式提出了多重挑战。

  在美育中融入“联系”理念

  新课标对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的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学习任务、学业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详细规定,这也为美育教师教学提供了基本遵循。如音乐学科课程内容包括“欣赏”“表现”“创造”和“联系”4类艺术实践,涵盖14项具体学习内容,分学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将学习内容嵌入学习任务之中。同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1至2年级在唱游·音乐课程中设置“趣味唱游”“聆听音乐”等4项学习任务,3至9年级在音乐学科课程中设置“听赏与评述”“独唱与合作演唱”“编创与展示”等6项学习任务。

  可以说,在新课标引领下,我们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以克服传统模式存在的课程内容知识化、教学模式机械化等弊病。还要探索创建新式课堂,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设计情境,以情境设计引导教学。如在音乐教学坚持听觉为先的原则上,可考虑设置适合该年龄段的情景表演剧,通过角色扮演、形象塑造、生活场景再现等,让学生们在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真正体味到音乐与艺术的乐趣所在。

  对于美育而言,“联系”的教学理念至关重要。我们既要重视艺术学科的独特性,也应注重跨学科或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关照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以主题、项目、任务、活动等组织课程内容,进而带动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此外,“联系”的教学理念也应体现在自然、社会、生活之中。艺术课程与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拆除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藩篱,形成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体、社会为平台的“三位一体”大教育模式。家校联动中,学校可以通过家长课堂、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庭艺术教育进行指导,推动家长形成科学的美育观念。同时,家校社要协同建立学生美育成长档案,做好数据整理与发展记录,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基础依据。此外,要充分利用社会优势资源,与当地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馆等机构开展深入合作,“把课堂开出去,把艺术家请进来”,进而形成家校社多方协同联动的育人机制。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期末临近,艺术教育成果如何评价

下一篇:以“双减”撬动更好教育生态


  相关推荐